大棚種植蘑菇能賺錢嗎

  蘑菇出菇時溼度在85%-95%,溫度控制在5-22度。大棚種植蘑菇賺錢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棚種植蘑菇現狀,一起來看看。

  大棚種植蘑菇現狀

  如果能夠科學管理,當然是可以賺錢的,品種不同,收穫週期也不同,一般的是4-5個月左右,投資可大可小,根據自己實力來決定。

  一畝大棚蘑菇的收益是和栽培技術,生產的數量息息相關的,技術高,產量就會很高,錢自然會多。其次,市場的價格也決定了收益,如果能夠在空檔期蘑菇上市,價格就會高,在菇峰期採收,價格當然會很低。

  大棚蘑菇栽培技術

  1、室外前發酵:建堆前2天,將稻草切成2段,進行預溼,邊翻邊澆水,稻草堆積不宜太厚,中間、下部要溼透。建堆前3~4天,將配方中的料進行頂堆,溼度控制在55%左右,中間翻1次堆。

  2、室內後發酵:把料抖鬆後,用翻斗車搬運至床架上***架底層不放***,用煤爐或柴油桶蒸汽爐加溫,當料溫升到60~62℃,保持6~8小時;適當通氣,待料溫降至48~52℃時維持4~5天。後發酵結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軟,稻草有彈性,手捏不粘手,無氨味,有較濃香味.並有大量放線菌產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蘑菇生長環境

  蘑菇隸屬於擔子菌綱,傘綱目,蘑菇科蘑菇屬,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廣泛,產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食用菌。蘑菇喜歡陰涼潮溼環境,比如樹林深處,人工的陰涼潮溼的環境。

  蘑菇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是4-32℃,以20-25℃為最適宜。在20-25℃時,菌絲生長較快,濃密,健壯有力。高於25℃菌絲生長雖快,但稀疏無力,若 達30℃以上,則菌絲受害,生活力降低;低於15℃,菌絲生長緩慢。冬季可忍耐0℃低溫。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範圍是5-25℃,最適溫度為14-16℃之 間。在14-16℃時,子實體生長較快,菌柄矮壯,肉厚,質量好而產量高。高於18℃。子實體生長雖快,但菌柄細長,薄皮易開傘,質量差;低於12℃,於 實體生長緩慢。出菇後,如遇連續幾天23℃以上的高溫,會造成死菇現象,菌絲生活力降低。室溫在5℃以下,子實體停止生長,菌絲體生長也極其緩慢。蘑菇子 實體散落孢子的適宜溫度為18-22℃。溫度超過25℃時,即使其他條件適宜,也不散落孢子。一般經培養2天左右,即可落下孢子,待培養血內孢子已呈深咖 啡色時即可分離。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23-25℃,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延長萌發的時間,甚至不會萌發。蘑菇是一種腐生真菌,不能利用太陽光能進行 光合作用,完全依靠培養料中的營養物質進行生長髮育。在營養物質中以含碳物質為最重要,其次是含氮物質和無機鹽。

  蘑菇菌絲適應的酸鹼度 較廣,在pH5-8.5之間菌絲均能生長,以中性偏酸***pH6.5-7.0***生長最好。但這樣的酸度對許多雜菌特別是黴菌也最為合適。如果調整到中性偏鹼 ***pH7.0-7.5***,可以抑制雜菌的滋生,蘑菇的菌絲體也能正常生長,同時可以延緩隨著菌絲不斷生長培養料的逐步酸化。 此外,蘑菇菌絲體和子實體不需要光線。直射光會使菌絲產生淡黃色,影響菌絲的生長,也會使子實體變黃,表面硬化,品質變差。

  蘑菇的生長環境往往缺少氧氣。因為菌絲在呼吸作用中不斷地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菇房中培養料的繼續分解也放出二氧化碳,所 以在蘑菇生長的環境中,容易積累二氧化碳,而缺少氧氣。菌絲體在培養料中若通氣不良,會逐漸退化。形成子實體時若通風不好,小菇會變黃死掉,正在生長的子 實體也會生長很慢,甚至死亡。種菇在成熟開傘階段氧氣不足,便不會落孢子,孢子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也不會萌發。因此,在蘑菇的生長髮育過程中,應加強通 風換氣,保證有充足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