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種植蘑菇視訊

  蘑菇***含雙孢菇、大肥菇***是世界食用菌生產中最大的一個菇種,分佈地域較廣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堆料發酵

  1、室外前發酵:建堆前2天,將稻草切成 2段,進行預溼,邊翻邊澆水,稻草堆積不宜太厚,中間、下部要溼透。建堆前3~4天,將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進行頂堆,溼度控制在55%左右,中間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噴0.5%敵敵畏液,然後覆膜12~24小時。建堆按常規,翻堆間隔時間按5、4、3天進行,翻堆時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內後發酵:把料抖鬆後,用翻斗車搬運至床架上***架底層不放***,用煤爐或柴油桶蒸汽爐加溫,當料溫升到60~62℃,保持6~8小時;適當通氣,待料溫降至48~52℃時維持4~5天。後發酵結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軟,稻草有彈性,手捏不粘手,無氨味,有較濃香味.並有大量放線菌產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大棚蘑菇栽培技術之翻格及播種

  在翻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溫度,待料溫降至28℃及時翻格,料厚18~20釐米,上層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麥粒種撒播,用種量1瓶/平方米,輕拍讓菌種與料充分接觸,兩邊靠門口的地方蓋上溼報紙,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術,那麼這一環節十分重要。

  播後管理及覆土

  播種後調節好棚內空氣與溼度,使之適應蘑菇的生長。7~10天菌絲基本封面,此後可加大通風,晝夜開門。一般播後20天菌絲髮到底。

  覆土材料為礱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準備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 1∶24,幹礱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礱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後用中型拖拉機打碎,顆粒比大豆大一點,過篩,堆壟後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釐米,覆好後隨即噴水調溼至飽和狀態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術就必須控制好棚內的溫度以及覆土的厚度,這樣可以保證蘑菇的質量。

  蘑菇食療價值

  黑傘科植物四孢蘑菇的子實體。又稱肉蕈、雞腿蘑菇、蘑菇蕈、原野蘑菇。中國多數地區均有分佈。野生或栽培。春、夏、秋季採收,除去泥土,洗淨鮮用,或晒乾用。

  [效能]味甘,微寒。補脾益氣,潤燥化痰。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鈉、鉀、鈣、磷、鐵、銅、鋅、錳、氟、多糖、葉酸、煙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B6.C、E、K,生物素、含丙氨酸、穀氨酸等多種氨基酸。脂肪中含亞油酸較多,油酸較少。此外,日本還從蘑菇中提取了一種多糖類抗癌物質,稱為PS-K。

  該品的乙醇提取物能降低血糖。其培養液對金黃色葡萄糖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體倦乏力,或婦女乳汁減少;咳嗽氣逆。現代也可用於傳染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症。

  [用法]煎湯,煮食,或研末服。

  [注意]食用蘑菇或香菇之類,應注意與毒蕈鑑別,以免誤食中毒。毒蕈大約有80多種,常見的有綠帽蕈、毒蠅蕈、馬鞍蕈***含毒蕈鹼、毒蕈毒素、馬鞍蕈酸、毒蕈溶血素等有毒物質***,若誤食中毒後,可見嘔吐、腹痛、腹血、黃疸、肝區痛、陣發性痙攣,嚴重的可發生休克,甚至死亡。一般中毒病人宜送醫院救治。若不方便,亦可臨時用綠豆120克,甘草30克,煎湯服。

  鮮蘑益脾湯:鮮蘑菇100克,菌蓋撕成小塊,菌柄切斜片;豬瘦肉200克,切片,用食油、食鹽炒至肉色變白。加水適量煮熟食。

  本方取蘑菇補脾益氣,加豬瘦肉以增強補益之力。用於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身體倦怠,或婦女哺乳期間乳汁分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