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綿羊飼養標準

  綿羊飼養標準是根據綿羊育肥的營養需要來設定的標準,育肥就是要增加羊體內的肌肉和脂肪,並改善肉的品質。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增加的肌肉組織,主要是蛋白質,其中也有少量的脂肪***1%-6%***。增加的脂肪,主要蓄積在皮下結締組織,腹腔***腸網膜***和肌肉組織中。給育肥羊提供的營養物質必須要超過它本身維持營養需要量,才有可能在體內生長肌肉和

  育肥羔羊包括生長過程和育肥過程***脂肪蓄積***,羔羊的"增重"來源於生長和育肥兩方面。"生長"是肌肉組織和骨骼的增加。"育肥"的增重,則限於脂肪的增加,不包括"生長"的部分。所以,羔羊比成年羊育肥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就育肥效果而言,羔羊比成年羊更有利,羔羊增重比成年羊要快。

  2.綿羊育肥的飼養標準和日糧配方

  ***1***中國美利奴不同生理階段和生產條件下的能量和蛋白質飼養標準。

  ***2***美國綿羊飼養標準

  ***3***育肥羊的日糧配方

  3.山羊的育肥的飼養標準與日糧配方

  4.育肥羊典型混合精料配方

  ***1***舍飼育肥羊精料配方

  舍飼育肥羊精料配方玉米粉21.5%,草粉21.5%,豆餅21.5%,玉米粒17%,花生餅10.3%,麥麩6.9%,食鹽0.7%,尿素0.3%,新增劑0.3%,混合均勻即可飼餵。前20天日均每隻喂料350克。中20天日均喂料400克,後20天日均喂料450克,粗飼料不限量自由採食。

  舍飼強度育肥羊精料配方育肥的頭20天,每隻羊每天供給精料500-600克,配方為:玉米49%,麩皮20%,油餅30%,石粉***骨粉***1%,新增劑***羊用***20克,食鹽5-10克。育肥20-40天,每隻每天供給精料0.7-0.8千克,配方為:玉米55%,麩秕20%,油餅24%,石粉***骨粉***1%,新增劑***羊用***20克,食鹽5-10克。育肥40-60天,每隻每天供給精料0.9-1.0千克,配方為:玉米65%,麩皮14%,油餅20%,石粉***骨粉***1%,新增劑***羊用***20克,食鹽10克。

  ***2***放牧補飼飼料配方玉米30%,麩皮25%,菜籽餅20%,大麥20%,礦物質3%,食鹽2%。

  ***3***羔羊育肥混合精料配方

  德國育肥羔羊的精料組成燕麥30%,大麥20%,麩皮22%,豆餅15%,礦物質2%。

  保加利亞羔羊育肥的飼料配方30-60日齡羔羊育肥用的顆粒飼料,玉米粒32.8%,大麥10%,燕麥14%,麩皮10%,向日葵餅8%,脫脂奶粉5%,豆餅10%,飼用乾酵母3%,廢糖蜜5%,微量元素0.5%,白堊1.1%,食鹽0.6%。

  30-60日齡羔羊用顆粒飼料玉米粒35%,大麥8.9%,向日葵餅18.9%,苜蓿粉30%,微量元素0.5%,白堊0.3%,食鹽0.4%。

  60日齡後育肥用飼料配方玉米粒49.9%,大麥20%,麩皮5%,向日葵餅21%,飼用乾酵母2%,白堊1.1%,飼用1%。

  我國羔羊育肥的飼料配方玉米60%,豆餅9.5%,胡麻餅10%,麩皮20%,骨粉0.5%,日飲水2-3次,並適當補飼飼食鹽。

  中國綿羊飼養方法

  一、優良種羊的選用

  我國綿羊以地方原始品種為主,適應性強、生產效能低、養羊效益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家曾先後引進了世界著名綿羊品種,如以生產羊毛為主的澳洲美利奴羊,以生產羊肉為主的無角道賽特、夏洛來、薩福克等,並培育成了適宜我國草原氣候特點的細毛羊品種??中國美利奴羊。

  對於廣大的養羊農戶來說,應根據綿羊用途和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分步驟引進澳洲美利奴羊或中國美利奴羊,雜交改良當地綿羊使其逐步良種化;以生產羊肉為主,只需利用優良肉用公羊品種替代地方公羊,也可到附近有肉用公羊的地方進行人工授精即可,這樣做不僅利用了好品種的高產效能,也利用了公羊和母羊品種間的雜交優勢,而且經濟省事,效果良好。

  二、簡便實用技術的應用

  1.綿羊免疫雙羔苗

  在我國諸多綿羊品種中,除小尾寒羊和湖羊產羔率高外,其它品種一般都為一胎一羔,繁殖少,效益低。綿羊雙羔苗是母羊多產羔、產雙羔的一項新技術,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研製成功。雙羔苗的顯著特點是隻產雙羔,不產三羔、四羔,所產的羔羊成活率高。此技術使用簡便,具體方法是,在配種前30-40天第一次注射雙羔苗,配種前15天注射第二次,每次1毫升。

  2.塑料暖棚養羊技術

  從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用塑料暖棚飼養畜禽。塑料暖棚取材方便,施工簡單,保暖性強,經濟實用,效益明顯。據試驗,在冬春季節,塑料暖棚內溫度比寒風刺骨、滴水成冰的棚外溫度可提高15℃,減少綿羊掉膘1.5-3.0公斤,提高羔羊成活率5%-15%,加快羔羊的生長髮育速度,減少綿羊疾病發生。

  3.綿羊穿衣技術

  青藏高原、西北、內蒙古等地區是我國細羊毛的生產基地。這裡海拔高、紫外線強烈、寒冷持續時間長、風沙大。這些地區修建塑料暖棚易受風沙碎石的破壞。中國農科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研製了一種能防止或減少沙土、植物雜質和紫外線對羊毛的侵害,同時還能在冷季室外放牧時起到一定保曖作用的綿羊罩衣,經在甘肅、青海試驗,每隻羊穿衣後,可提高淨毛產量0.15-0.44公斤,羊毛長度增加0.38-1.43釐米,羊毛汙染長度降低3.1釐米。綿羊穿衣技術操作簡單,是我國在自然條件差的地方生產優質高產羊毛的一種實用技術。

  4.季節性養羊

  為了使綿羊在冬春季節減少死亡和掉膘,應開展季節性養羊。這就是利用熱季牧草茂盛時,使綿羊快速生長抓膘,在冷季來臨前,集中屠宰,大量上市,減少冬春季牲畜存欄,減輕冷季草畜矛盾。使用這項技術應根據當地情況安排好產羔時間,若能利用優良肉用種公羊,則效果更佳。這樣能使優良品種高產、品種間雜交、幼畜生長快、牧草茂盛和營養高等諸多優勢得到充分的結合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