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蜂飼養技術

  中華蜂適宜于山區、半山區生態環境飼養。工蜂吻短,對大宗蜜源植物的利用能力較差。生產蜂王漿的能力弱,且不產蜂膠。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中蜂蜂箱的準備 從化式箱也不錯,特別適宜於中小群的繁殖。目前推廣的中蜂10框蜂箱***國標箱***在心寸上作了一些改進,我認為更趨於合理,既增加了取蜜量又合乎中蜂愛結團的特性;飼養中蜂的蜂友不妨彩這一種蜂箱。 中蜂蜂箱的製作要講究密封;不要開底窗;轉地的蜂箱可用鋼絲鋸挖前後窗,挖出的木板補回原處,並用活頁連線。巢門要開5mm左右,最好做成活動巢門,能隨時調節大小,防止老鼠、蟑螂、蠟蛾***蠟螟的成蟲***。中蜂抗巢蟲***蠟螟的幼蟲***能力較弱,箱底和四周縫隙要用牛糞、石灰加桐油補牢,以便清掃和防止巢蟲滋生,箱身四周要釘上木條。

  選擇培育優良品種 要養好中蜂,首先要在選育蜂種上下功夫。中蜂種性複雜,要選擇採集力、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蜂種進行育種,。以最快的速度淘汰差的品種,實行優化。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中蜂從蜂王和工蜂的體色上可粗略分成4大類:

  ***1*** 紅色種:蜂王腹節有明顯暗紅色環或或桔紅色環,俗稱:馬鞭王。工蜂體色黃色,幼蜂淺黃色並顯得蒼白。紅色種王產子率極強,能維持大群;分蜂性弱,性情溫和;缺點是抗病、抗蟎的能力較差,可擇優作為親本雜交的素材。

  ***2*** 褐色種:蜂王和工蜂褐色或褐黃色,蜂王產子玄高,蜂群採集力、抗病蟲害力都很強。優良的褐色種王碼電腦公司軟體中心腹節層次明顯、舉止安祥,工蜂護脾能力強,受輕微振動能很快安靜下來,是中蜂首選的育種素材。

  ***3*** 麻色種:蜂王和工蜂體形較大,腹節有明顯寬黑色環與淺區映照成麻色,蜂王產子率高,工蜂採集力較強。

  ***4*** 黑色種:蜂王和工蜂均較黑,腹部有烏色斑黑色種群大都畏光,愛分群,對外界反應強烈,屬野生習性最強的一個品種,我把它淘汰不用。 中蜂選育良種是一項細緻、長期的工作,可多項選擇、重點培育、不斷篩選和優化,發現特別優秀的蜂群,要保留老王。採用雜交的方式,儘快獲得大批優質蜂王,同時,也可採用在非分蜂季節培育交替王,削弱蜂群的分蜂性,從而培育較大群勢的蜂群。

  中蜂蜂場的選擇和放置 中蜂蜂場要選擇安靜、背風向陽、乾燥的地方,而且要臨近清潔的水源;蜂箱下打木樁支撐,高度不低於0.5m,蜂箱上面常年蓋杉樹皮等覆蓋物防晒,儘量避免外界氣溫對蜂巢的影響;夏季更要做好防晒工作,將蜂箱放在有樹蔭的地方搭棚遮蔭。

  蜂群的管理 中蜂的管理要根據群勢、蜜源、氣候等條件作相應調整,只要抓住關鍵,就能達到輕鬆愉快的管理效果。 我把管理中蜂歸納為6個字:兩緊、兩面三刀鬆、兩少。

  "兩緊"是從晚秋到早春緊縮蜂巢,使蜂多天脾,加強蜂群的保溫護子能力;越夏期間,抽出多作巢脾使蜂略多於脾,這樣蜂群能更好地護脾,防止巢蟲侵害。 "兩鬆"是從油菜到板栗花期,適時造脾、擴大蜂巢,使蜂脾相稱,並適時培育新生王和分群。在烏桕花期要利用花戎長、流蜜湧的特點,前期限抓緊造脾、加快繁殖,抓緊培育交替王,換下老王和舊劣巢脾,為蜂場安全越夏,迎接秋季山桂花蜜源作準備。

  一是保證蜂王和蜂群的安全,

  二是儘量不影響蜂群採集工作,三是保持蜂群的發展勢頭,切忌殺雞取卵。我在取蜜時,一般情況下,有蜂王的脾和幼蟲脾堅決不取。 取蜜的時間也要根據蜜源在1d***天***之中的流蜜時間及其它條件來決定.如在油菜、紫雲英和秋桂等蜜源,我都儘量選擇在傍晚取蜜,這樣不僅可以少影響蜂群的採集工作,而且蜂群在晚上有充足的時間整理蜂巢,第2天出勤會更積極;在烏桕花期,我則選擇清晨和中午蜂性較溫和的時候取蜜,以防凍傷子脾,另外,每年要留足一批優質巢脾,在流蜜盛期插入子脾中,能顯著提高每群的產量。 在流蜜開始時,適當拉寬框距,讓蜂群加厚巢脾,以增加每脾的載蜜月量,這是提高警惕產量的手段之一。 中蜂取蜜要慎防盜蜂,發現有盜蜂時,取蜜要移到室內或帳篷內進行,抖蜂后,巢箱和裝取密脾的蜂箱都要用覆布和大蓋蓋好,防止因起盜造成損失。

  取蜜要做到輕、快、穩,在蜜源的早中期勤取,後期少取或不取,以留足飼料;飼料不足的要在蜜源結束前補足。 蜜的濃度與取蜜時空氣溼度有關,切不可為了取全封蓋蜜而錯過了花期。一般當兩上角封花蓋時即可取蜜,如蜜汁太稀可留在陰雨天或蜜源較少時的晚上飼餵給蜂群作再加工。 蜜源結束前,要及時抽出多餘的巢脾,留下好的用硫磺燻蒸儲存,舊劣脾堅決化蠟。

  中華蜂飼養管理要點

  1、中蜂放蜂場地的選擇

  中蜂放蜂場地應選擇在遠離工廠、礦山、公路等僻靜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邊沿、避開人畜騷擾或振動干擾,蜂場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潔的水源。中蜂對大宗蜜源要求並不十分嚴格,但對蜜粉植物種類要求較多,蜜源花期連續,沒有太長的斷蜜期,由於中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斷,避免引發盜蜂,便於管理。

  2、中蜂蜂群的擺放

  由於中蜂馴養時間短,野性較強,定向能力較差,容易迷巢,因此擺放中蜂 就不能象擺放西蜂那樣成行、整齊而緊密、方向一致。擺放中蜂群,群間距離要遠些,前後交錯,巢門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間蜜蜂相互錯投,造成相互鬥殺。特別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間的距離,防止處女王投錯被殺。各箱體應用木樁墊起,防止螞蟻對中蜂群的侵擾,造成逃蜂。

  3、防止異味接觸

  中蜂嗅覺靈敏,對異味反應很敏感。飼養中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過的蜂箱。或選擇無異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塗上少量的蜂蠟,消除木質氣味,利於中蜂接受,防止飛逃。不用味重的藥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後,必須徹底消除異味後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儘量採用灼燒方法進行消毒,防止異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4、中蜂群管理

  中蜂嗅覺靈敏,盜性較強,防止盜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項主要工作,應隨時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門閘板上分兩排打6—8個小孔,孔徑5—5.5mm。在飼養過程中,根據群勢變化開放或堵塞小孔數。箱縫用塑料膠帶封嚴。

  中蜂叩舊脾的習性是與其對巢蟲***蠟螟***抵禦能力差有關,飼養中蜂要勤造新脾更換舊脾,換出來的舊脾除儲存少量採蜜期使用外,其餘應及時淘汰化蠟,防止蠟螟卵蟲帶入蜂群,加高箱底與巢脾下樑間的距離,至少要有40毫米的間距。或者採用活底蜂箱,以便隨時清除箱底上的蠟屑,以防蠟螟產卵。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為蛹脾,蛹脾外邊是蟲脾,蟲脾外邊是卵蟲脾,卵蟲脾外邊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個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較大範圍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過分強調調脾,繁殖期內儘量減少開箱次數,以免擾亂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分蜂季節適當增加檢查次數。中蜂分蜂群出飛時間早,蜂王在王臺裡產卵後不等王臺封蓋,隨時都有可能出飛。發現蜂群怠工等分蜂預兆時,採取人工分蜂加於消除。蜜源開花前,多次毀臺維持強群群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為提高採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併蜂群或者調動外勤蜂組織強群採蜜。在採蜜期多造新脾。

  5、中蜂越冬

  為適應中蜂結團在巢脾下部、結團緊密這一生活習性。越冬蜂巢的佈置應是:中心部2—3脾上部有蜜下部空房的半蜜脾或者少半蜜脾,外邊各放一快張下部有少量空房的大蜜脾。因為中蜂為保持結團的緊密,往往要叩掉巢脾下部的大片巢脾。如果都是蜜房,蜜蜂在叩脾過程中就大量吃蜜,吃蜜太多,積糞過多,越冬後期下痢,將會造成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