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版人民幣收藏價格與價值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錯版人民幣的報道層出不窮,一張百元面值的錯版人民幣價值能達300萬元,並且有人稱一張錯版幣可換一套房。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錯版人民幣收藏價格

  有收藏者展示自己收藏多年的1990年版的“錯版”百元大鈔,主要為帶摺痕的“長款幣”和水印倒置幣。網友覃先生手裡有一張1990年版的編號為BQ69642855的百元人民幣,這張百元大鈔上有兩處明顯的白色印刷摺痕分別穿過偉人頭像,而且比當年同版同面值普通錢幣長約3毫米,覃先生在網上報價為40萬元人民幣。

  而市民李先生則稱自己15年前無意中得到一張“罕見”的百元紙幣——偉人水印頭像呈倒置180度的1990年版100元人民幣,該百元紙幣編號為EU01786825,李先生稱自己在銀行已經鑑定過此幣是真幣,他認為有很大的收藏價值,目前李先生報價高達280萬元人民幣。

  錯版人民幣收藏價值

  錯版人民幣一直是民間收藏市場的搶手貨。搞收藏的人都知道,錯版錢幣,越錯越珍貴。錯版幣受到眾多的藏家的追逐,是由於他所具有的稀缺性,有收藏價值的錯版只是鳳毛麟角。因為人民幣出錯的概率微乎其微,因為它都是國家權威機構發行,從排版到印刷出錯的概率微乎其微。在物以稀為貴的人民幣收藏市場,錯版就成了增值的代名詞。

  在所有的收藏品中,人民幣當之無愧是最嚴肅的一種藏品。藝術品投資市場熱火一隅,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了分食這塊“蛋糕”的行列。而在整個浩如煙海的藏品世界裡,由於生產過程中差錯導致的錯版錢幣,則因“物以稀為貴”形成了專門的一類。收藏所遵循的原則是少、新、奇,也就是罕見的、奇特之物就具備一定的收藏意義,決定這類藏品價值的關鍵所在。

  在藏家的眼裡,那些存在各種各樣缺陷的錢幣最美,也是他們收藏的首選目標,因為有些錢幣越錯越值錢!由於錢幣出廠前必須經過多道嚴格把關,因此出現錯版的概率非常小。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手中有“錯版藏品”後,都不願更換。有些人就把它當成稀罕物收藏起來了。無論哪種原因造成的錯版,在被發現後均會被及時更正,所以錯版存量很少。錯版藏品往往因錯得福,在拍賣市場中拍出天價。據悉,現在一張1980版2元錯版幣價值升到300萬,“一張人民幣換一套房子”的猜想已成真。

  一款曠世奇珍“拾元大團結錯版幣”,藏品長15.6cm,寬:7.1cm。正面圖印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等各界人士,所以叫“大團結”。經過銀行鑑定,確認為真幣,天安門水印錯幣明顯,極為獨特。這是一張1965年第三版的拾元人民幣,紙幣儲存完整,沒有明顯汙漬和褶皺。對著光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張拾元大團人民幣上,天安門的水印位置明顯下移,實屬少見。

  皇家國際拍賣熊先生介紹,錢幣出廠必須經過多道關卡,出現錯誤的機率極小,一般是漏印、折白、折角、位移、錯位、印偏等問題,水印移位是非常罕見的。這張錯版錢幣能逃過七道關口檢驗而流入市場,並且保持完整流傳下來確實罕見。而物以稀為貴,這張人民幣肯定還會升值,存在著無法估量的收藏價值。

  專家認為第三版拾元大團結人民幣本身就存在著意義非凡的收藏價值,因為紙幣上的正面圖、背景圖是與當時社會的背景環境息息相關的。紙幣的圖案是在1962年第三套人民幣發行3年多之後才最終定稿,一是由於國家對10元人民幣的重視;二是1962年至1965年這段時期中國經濟、文化各方面還沒達到最完善的修復。第三套10元人民幣圖案的最終落實,代表了中國社會主 義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象徵了各族、各階層人民大團結的美好開端。

  作為第三套人民幣的龍頭,大團結10元人民幣象徵各族人民在經濟困難時期團結一致,努力奮鬥的拼搏歷程。該錯版人民幣經由使用損耗和退出流通以及國家回收,可以預見到如今能夠作為收藏的錯版拾元“大團結”人民幣已經是少之又少了。它之所以如此收藏市場很受收藏者和投資者的青睞,是因為它在專業人士看來,是最具潛力的投資品種。像這種“錯版幣”幾乎很難找到相同的第二張,是“稀世珍品”了,是舉世難尋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