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投資古錢幣需要注意三大點

  現在收藏和投資古錢幣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投資手段,但你有沒有知道在收藏投資古錢幣的時候也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注意的,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要知道收藏理念決定收藏模式。中國錢幣歷史悠久,傳承發展和鑄造工藝都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文化特點,起源於夏商之際的海貝應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代晚期的青銅鑄幣可稱為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鑄幣。早期的青銅鑄幣的造型大都以農耕工具或刀具為樣本,民間俗稱這樣的錢幣為“布幣”或“刀幣”。真正把中國錢幣外形統一成為“外圓內方”鮮明民族特點的是秦王朝,此後兩千餘年來中國錢幣就一直沿著這一定製進行創新發展。

  第二,要看到古錢幣的成交價值呈現穩步攀升態勢。中國古錢幣有著十分廣泛的收藏群體和悠久的歷史傳統,中國嘉德、北京翰海等著名藝術品拍賣公司都設有專門場次,每次參拍古錢數量也大都在數百枚,且成交價呈現穩步攀升態勢。隨著參與古錢收藏與投資活動人數的增加,相信市場價格會有一個較大的上衝行情。

  第三,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按照錢幣生產年代順序收藏是一種傳統的收藏模式,需要較高的專業知識和輔助知識,也需要較多的資金;選擇某一個或某幾個朝代的古錢品種進行收藏是斷代收藏模式,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輔助知識,資金要求不高;以古錢字型的風格或古錢面值等為收藏目標的個性化收藏,則是較為時尚的收藏理念。確定一枚古錢幣的收藏價值,應主要從鑄造數量、存世量和技術工藝、文獻記載以及幣材的質地、品相等條件來綜合評價,鑄造年代久遠並不是決定其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像歷史上一些朝代曾經鑄造的一些具有封賞、紀念性質的特殊錢幣就很有收藏價值。一般來講,這類錢幣比正式用錢幣鑄造量少、存世量少、珍稀程度高。如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鑄造的“永昌能寶”和“西王賞功”兩種錢幣,前者幾十元人民幣一枚,後者身價則可達數千元人民幣之多。

  古錢幣基本知識

  一、當代錢幣學家根據各種錢幣的珍稀程度,並以現在錢幣收藏市場的行情為依據,把古錢幣分為十個檔次,即:一級大珍、二級列、三級罕貴、四級罕、五級稀罕、六級。

  二、古錢幣是鑄造出來的,模具的形狀如同大樹,此法鑄幣稱為“錢樹”。數量大的錢幣價值就低。因為模具由手工雕刻,因此難免會有疏漏,版別漏驗及試鑄幣便成為珍品。

  三、錢幣的品相歸納為美、近美、上、近上和中五大評定標準。1美,是指錢正背面輪廓完整,錢文清晰;2近美,是指錢之正、背面輪廓有微小的偏移或微小的裂紋,或紙張有微小的漏孔,同時錢文因鑄造和使用磨損而造成的微小粘連或混沌者也屬近美錢幣;3上,是指錢正、背面有肉眼能及的缺損和漏孔,但沒傷及錢文;4近上,是指錢幣正、背面缺損、裂紋、漏孔較為明顯,而且已經導致錢文出現一至二處斷筆。5中已經沒有大收藏價值。

  收藏價值高的古錢幣種類

  存世數量少的錢幣: 唐代叛軍史思明佔領洛陽鑄有“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稀罕。現僅存一枚的南唐“大齊通寶”及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遼墓中出土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幣,都是珍品。

  文化價值高的錢幣: 漢代王莽新朝“貨泉”、“布泉”等錢文,用的是垂針篆。北周的“布泉”、“五行大布”等錢文,用的玉箸篆,是魏晉南北朝錢文書法藝術的精品。北宋仁宗所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北宋“元佑通寶”對錢,篆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

  有背文的錢幣: 古錢幣背文豐富多彩,有紀年、紀地等。古錢的鑑別往往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