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的來歷故事

  小雪,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節氣,在今年11月22日,太陽到達黃經240°,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地面上無積雪。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所以,這些來歷故事,你也聽了不少吧?

  小雪,節氣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小雪是什麼節氣 小雪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小雪是一年中的第二十個節氣,是很特別的一個節氣。在小雪節氣的時候,各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俗。那麼小雪是什麼節氣呢?一般情況下,小雪節氣是在每年十一月下旬,根據日曆顯示,今年小雪的具體時間是在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那麼小雪的由來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小雪是什麼節氣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氣。此時,太陽位於赤緯-20°16',這天北京地區白晝時間僅9小時49分鐘,正午太陽高度僅29°50‘。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我國東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強冷空氣影響時,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華北南部有望在小雪節氣迎來今冬首場降雪,20-22日,受強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範圍雨雪和大風降溫過程,黃淮地區的降溫幅度將達12-18℃,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將出現雨轉雨夾雪或雪。小雪節氣後面是什麼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時間是公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也是干支歷亥月的結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小雪節氣的由來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二十節氣,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時值陽曆11月下半月,農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起點於每年公曆11月22日或23日,太陽位於赤緯-20°16',到達黃經24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溼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

  小 雪 習 俗

  做醃菜

  南京有諺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之後,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醃製醬鴨、臘肉。

  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吃餈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餈粑碌碌燒”。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到農家樂趣。

  晒魚乾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晒魚乾、儲存乾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許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無論哪家宰畜,鄰居、親朋都要過來幫忙。殺了豬,東家要做一鍋豬燴菜,再配上米飯、小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聚餐,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節 令 提 示

  全國多地雨雪,注意防寒保暖

  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東部和北部、青海東南部、西藏東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大雪;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南南部和東部、華南等地有陣雨或小雨,其中,海南東南部有中到大雨。

  初冬養生常識

  多食粥湯

  冬天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冬季多喝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魚湯則有健脾開胃、止咳平喘等功能。

  多飲熱水

  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都是這個時節不錯的選擇。

  防寒保暖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颳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和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受風寒。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冬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

  勤於運動

  小雪過後,雖然氣溫更低,但積極鍛鍊也不要放鬆。適宜的運動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迴圈。但也不可運動過度,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夜話|小雪:節氣裡的故事和詩意

  冬天的第一場雪,總是讓人很興奮。孩子們追著雪亂跑,伸著手,等雪落在掌心,可是還沒來得及看清它的樣子,就化了。狗也高興,跟在孩子們的後面,使勁地搖尾巴,跳著,汪汪直叫。只有貓是安靜的,蹲在屋簷的底下,無聲地打量著亂紛紛的雪,一動不動,顯得十分的矜持。可是你如果靠近一點,就會看到它的眼睛隨著雪花在轉動,彷彿在等待時機,猛然伸出爪子,摘一片最好的。“小雪”時節的雪,落地即化,積不住。大人們根本就不在意它,連帽子都不帶,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醃菜、打餈粑、釀酒、給每扇門掛起厚厚的棉簾……

  “小雪”前一天,幾乎所有的人家,都把地裡的大青菜鏟了起來,洗得乾乾淨淨,掛在院子外面的竹籬笆上。只是晾一晾,並不要晒得多幹。到了“小雪”這一天,就要一棵棵收起來,用大竹筐挑到廚房。《真州竹枝詞引》上說:“小雪後,人家醃菜,曰‘寒菜’”。醃寒菜要一隻一人高的大缸。在缸裡鋪一層青菜,碼一層鹽,裝到滿滿一缸了,人站上去踩實。先拿塊木板蓋住菜,兩個人踏上去。最好是年輕的夫婦,不覺得累,手牽著手,哼著曲子,晃盪著、搖擺著,節奏分明,舞蹈一般。等壓得實了,人跳出來,再抬一塊大石頭重重地壓在上面。“寒菜”就算醃好了。

  小雪除了醃寒菜,還要打餈粑。

  打餈粑的場面是壯觀而有詩意的。選上好的糯米,洗得乾淨了,濾了水,放到木甑***zèng***裡蒸。不能蒸過了,九分熟就行。起鍋要兩條壯漢,兩旁提著木甑的耳朵,飛一般跑出去,兜頭倒進老銀杏下的大石臼裡。倒下去,立即就要用木棍舂,要趁熱。要選光光滑滑的棗木棍,粗細正好一握,這樣的棍子趁手,使得上勁。杵的時候,棍子要舉過頭頂,“嗨”的一聲,一棍狠狠杵下去。杵下去,不能停,立刻就要拔出來,慢半拍,就會被黏糊糊的糯米粘住。打餈粑的兩個人要配合得好。先是你一杵,我一杵,杵杵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打過一陣子了,就要一人杵,一人翻。時機和分寸都要自己把握,相機行事,不能提前商量。糯米飯要被杵舂得黏稠了,變成糯泥,用棍子挑起來,挑得很高,也不斷,這才算好。

  女子們早已在一排長凳上坐著,說笑著,等著糯泥放到長長的案板上。她們的手上粘了蜂蠟或者抹了茶油,案板上也灑了米粉,糯泥剛堆放過來,她們就飛快地把糯泥揪成一隻一隻的小團。小團經過一番搓揉,用木板壓一壓,立即便成了光滑精美的餈粑。

  我最喜歡的是烤餈粑。拿一隻火鉗,夾著一隻餈粑,反反覆覆地在明滅的爐火上烤。不要急。急了,外面烤焦了裡面還沒熟。等餈粑在火氣的催促下表面慢慢隆起來了,變得金黃,像要滴下油來,才好。這時候,如果把表面捅破,就會冒出一股白氣,露出裡面雪白綿軟的羹,讓人直咽口水。烤好的餈粑,要在上面抹上糖再吃,最好是紅糖。不要急著吃,會燙嘴。要等餈粑的熱度把糖熔化了,糖水滲進了金黃的皮子裡,這時候,你再咬一口……

  小雪的晚上,萬籟俱寂,新醅***pēi***的“十月白”酒已經燙好,紅泥小火爐上,正烤著小小的餈粑,香氣四溢。一陣風來,把門口的棉簾掀了一個間隙,細雪趁機灑落進來。雪珠打在屋瓦上,如小珠滾過玉盤,聽雪的人,已經有了八分的醉意,還在喝——“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

  小雪,是遊子思鄉的日子。

  小雪初來·自有詩意

  在風趣質樸的生活之外,小雪也給了我們富有詩意的文學享受。

  唐人徐鉉有詩:

  “

  徵西府裡日西斜,

  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

  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閒中過,

  斑駁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

  莫將詩句祝蒼華。

  黃庭堅有詩:

  “

  滿城樓觀玉闌干,

  小雪晴時不共寒。

  潤到竹根肥臘筍,

  暖開蔬甲助春盤。

  眼前多事觀遊少,

  胸次無憂酒量寬。

  聞說壓沙梨己動,

  會須鞭馬蹋泥看。

  李鹹用有詩:

  “

  散漫陰風裡,天涯不可收。

  壓鬆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戴叔倫有詩:

  “

  花雪隨風不厭看,

  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

  一片飛來一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