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種植可行性報告

  油茶應該怎麼種植?油茶種植的可行性報告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油茶種植產業的可行性報告

  油茶:專案可行性報告

  油茶,又名茶籽樹,屬山茶科山茶屬,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種之一,油茶種子榨出的油稱茶油,是優質木本食用油。油茶果從開花到成熟,歷經十三個月,有花果同期“抱子懷胎”之奇觀,其含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之王者氣象,令人歎為觀止。而茶籽更是以其極低的出油率,極高的營養價值成為油中珍品。現有一個5000畝山茶油種植專案請有意向的投資商前來投資開發。

  一、專案背景

  千百年來,茶油一直被中國南方視為山珍貢品,素有“油王”之美譽。科學研究發現,富含維生素E、山茶苷、生物活性成分角鯊烯,具有減肥、潤肺、消腫、美容、降血壓和膽固醇之功效,對預防冠心病、腦血栓、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有獨特的效果。山茶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達到了80:6:14,與橄欖油不相上下,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5%—95%,則高於橄欖油,居植物油之冠。加之處於自然生長狀態的油茶籽,遠離城市“三廢”汙染源,故從其種子榨取的油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食用油。因此有專家表示,用山茶籽精製而成的食用油將成為21世紀中國乃至全世界首選的綠色健康油。

  二、市場分析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茶油作為一種高品位的食用油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目前市場上售達價50—55元/公斤,如作出口貿易,價格將更為可觀***據瞭解,目前這種純天然的綠色食用油在臺灣市售價是花生油的二十倍,美國市場達15美元/公斤***,其良好的市場前景令一些歐美國家的工商人士聞風而動,表示出強烈的合作意向。它還可作化妝品、肥皂、人造奶油、生髮油、凡士林、機構潤滑油等原料。油茶的果殼可以用來制鹼、烤漆、糠醛、滑性炭等;茶餅是一種優質的有機肥料和農藥,茶枯還可深加工成高階洗滌用品,市場前景廣闊。

  三、專案建設有利條件

  專案所在地為江西省豐城市白土鎮崗霞村,這裡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19.6℃,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以紅壤為主,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礦物質豐富,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是種植油茶不可多得的理想區域。

  崗霞村種植油茶的歷史悠久,當地農民非常熟悉種植、採收、壓榨技術,也具有較高的種植油茶的積極性,他們將積極參與配合專案實施;市、縣、鄉都有油茶專業技術人員,這些技術人員長期在基層從事農業技術服務和科技推廣,具有豐富的油茶種植經驗,種植技術及管理水平較高,可為油茶種植提供技術保障。

  國家、省、市對油茶種植專案都有扶持資金或補助經費,對種植油茶所得收入按照稅法規定享受農業產業化所得稅減免優惠政策,縣、鄉均把油茶種植作為招商專案給予扶持和稅費減免。

  專案地區鄉、村均有硬化路或簡易公路,道路網比較發達,可滿足專案實施和經營要求,法律允許在雙方平等協商的前提下通過山林權的轉讓獲取用地;臨時建築可不收取任何與土地有關的費用。

  四、專案投入概算

  新油茶地開發費:450元/畝×5000畝=225萬元;

  1、清山費:30元/畝;

  2、開挖種植穴費用:50元/畝;

  3、回土施肥費:20元/畝;

  4、苗木定植費:20元/畝;

  5、畝木費:100元/畝;

  6、肥料農藥費:220元/畝;

  7、投產前管理費:10元/畝。

  山地租賃費:10元/畝•年×5000畝×50年=250萬元;

  專案總概算為:475萬元。

  專案實施後,可獲得上級各類扶持、補助資金或貸款貼息約50萬元,實際投入約425萬元

  五、專案收益分析

  油茶種植4年後可投產,6年後進入豐產期***正常情況下豐產期可達40—50年,樹齡可達80—100年***,每畝可產茶籽***幹品***500公斤,以目前市場每公斤3.8元/公斤計算,每畝可收入1900元,扣除各種各種生產成本及人工等費用約300元/畝,每畝可獲利1600元,5000畝油茶地每年可實現淨產值90萬元,豐產期以50年計,則至少可獲利5000萬元。

  油茶進入豐產期後,每畝可獲純利近100萬元,投資回收期4.8年,財務內部收益率21.2%。

  六、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該專案優點是市場前景好,投資回報高且收益穩定,綜合風險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兼具,屬政府重點扶持專案,缺點是投資回收週期相對較長,適於長線投資。若資金充裕,可擴大種植面積,並自辦加工企業,則獲利更加豐厚,回收期也可相應縮短。

  2

  油茶種植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開發油茶資源培育優勢產業

  有“油茶之鄉”的美稱。據史料記載,在嘉慶、道光年間便開始有人從興義引進油茶到冊亨種植, 並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從清末到民國初年,我縣茶油、棉花、桐油、蔗糖已暢銷到廣西的田林、百色、南寧及本省的安順、興仁、貞豐等地。據民國25年***1936年***編撰的《冊亨鄉土志略》記載,我縣每年產油茶籽5000擔, 創收9萬元,佔全縣農副土特產品進入外地市場總數的47.37% ,居當時農副土特產品產量、創收和進入外地市場之首。近年來, 特別是第二輪土地延包以後,在我縣秧壩、粥佑、八渡、百口、達央、巖架、壩賴等鄉鎮,農民群眾積極自發種植了大量的油茶, 全縣油茶種植面積大幅度提高, 目前共有油茶林面積5-3萬畝。雖然我縣油茶已有一定的種植規模和知名度, 但尚未形成較強的經濟優勢,經濟效益差,仍存在著諸多突出問題 一是品種老化,單產低。現在農民自發種植油茶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品種,畝產油茶籽僅30 -"50公斤,油茶產量低,生產極不穩定,規模效益無法體現、二是佈局不夠合理.雖然目前金縣已有5_3萬畝油茶林面積,但由於種植分散,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 三是缺乏油茶深加工企業, 群眾仍處於“產油茶籽賣油茶籽” 的狀態,即使偶有家庭作坊榨油,也僅僅為了自給自足, 油茶產品沒有大批量、大範圍流通,並由於加工工藝落後,效率低、產量少,市場銷路不暢。

  我縣發展油茶產業的可行性分析

  ***一***自然條件適宜。我縣在南盤江干熱河谷和南、北盤江溼熱河谷的馬力、納力、新場、者王、者樓、秧壩、壩賴、達央、弼佑、八渡、百口等地區分佈大面積的黃壤、紅壤、紫色土、紅褐色土和磚紅壤性紅壤等適宜油茶生長髮育的土壤面積達280萬畝, 且坡度均在2度以下, 加上氣候溫和, 日照長, 為發展油茶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二***油茶具有成活率高,

  適應能力強,善於管理,成活年限長和可再生性等優點。種植油茶技術要求不高, 方法較簡便. 只要把油茶籽在熟地上種下5— 10釐米,2—3個月便可長出幼苗來,不需要作科學處理.也不需要追肥和打農藥。油茶的適應性特強, 受氣候影響小, 土山、沙石山都適宜其生長,管理也極為方便。而且油茶的生長週期長, 一般能活30—50年,有的甚至可活到100年以上,屬於四季長青植物,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 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三***由於受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等氣候因素影響,我縣的油茶皮薄油多、油質好,榨出的油味道清純可口,營養豐富,正越來越成為人們喜愛的純天然的無汙染無公害綠色生態保健食用油,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市場前景。

  ***四***油茶的用途極為廣泛。油茶油除可用作食用外,還可用作工業上的輔助原料;榨出油後的油枯可當作農業肥料使用,其對疏鬆土壤、殺蟲滅菌具有極好的作用;油茶樹木質堅硬,可用作建築材料。總之,油茶用途十分廣泛。可以說全身都是寶。發展油茶產業,有利於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化體系,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培植穩定的後續財源十分有利。

  ***五***隨著我國加入WTO,

  開發利用油茶這一獨特的綠色植物資源, 不僅可以避開與發達國家優勢農產品的激烈競爭,而且適應現代社會對安全、營養、無毒無害的食品消費需求,將其打入國際市場將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我縣發展油茶產業的幾點建議

  科學規劃佈局,狠抓基地建設。要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契機, 組織廣大幹部群眾加大退耕還茶力度,切實以退耕還茶為突破口調整產業結構,並在政策上、資金上予以重點傾斜 當前,要把發展油茶的重點放在秧壩、巖架、弼佑、八渡、壩賴、百口等南北盤江溼熱河谷區,並以弼佑、秧壩為基地,逐步輻射到全縣各鄉鎮,不斷壯大油茶業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使油茶儘快成為我縣的一大支柱產業和財源增源、農民增收的一個新亮點。

  興辦油茶加工龍頭企業,深化油茶產品開發。要以市場為依託,以效益為中心,把市場、加工、生產有機結合起來,使油茶從生產到銷售儘快實現兩個轉變, 即一要引導農民從單一的賣油茶籽向賣油茶油轉變,使油茶業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經營體制, 提高油茶的增值率;二要注重從油茶產品包裝上入手, 大力發展油茶精加工,使油茶油從“特產型”向“特色型”轉變,進一步促進油茶生產的商品化和產品優質化,不斷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著力機制創新, 完善配套政策。重點要拓寬門路,廣開油茶油的銷售渠道,努力營造適宜培育油茶產業的空間。各級政府要主動為群眾找市場,積極引導和牽頭開闢縣外油茶油的銷售市場, 加大對油茶產業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冊亨油茶油” 的品牌形象,提高其知名度,不斷加快轉縣油茶產業化發展步伐。

  3

  高產油茶種植專案可行性報告

  油茶,又名茶籽樹,屬山茶科山茶屬,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種之一,油茶種子榨出的油稱茶油,是優質木本食用油。油茶果從開花到成熟,歷經十三個月,有花果同期“抱子懷胎”之奇觀,其含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之王者氣象,令人歎為觀止。而茶籽更是以其極低的出油率,極高的營養價值成為油中珍品。現有一個5000畝山茶油種植專案請有意向的投資商前來投資開發。

  一、專案背景

  千百年來,茶油一直被中國南方視為山珍貢品,素有“油王”之美譽。科學研究發現,富含維生素E、山茶苷、生物活性成分角鯊烯,具有減肥、潤肺、消腫、美容、降血壓和膽固醇之功效,對預防冠心病、腦血栓、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有獨特的效果。山茶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達到了80:6:14,與橄欖油不相上下,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5%—95%,則高於橄欖油,居植物油之冠。加之處於自然生長狀態的油茶籽,遠離城市“三廢”汙染源,故從其種子榨取的油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食用油。因此有專家表示,用山茶籽精製而成的食用油將成為21世紀中國乃至全世界首選的綠色健康油。

  二、市場分析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茶油作為一種高品位的食用油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目前市場上售達價60~100元/公斤,如作出口貿易,價格將更為可觀***據瞭解,目前這種純天然的綠色食用油在臺灣市售價是花生油的二十倍,美國市場達15美元/公斤***,其良好的市場前景令一些歐美國家的工商人士聞風而動,表示出強烈的合作意向。它還可作化妝品、肥皂、人造奶油、生髮油、凡士林、機構潤滑油等原料。油茶的果殼可以用來制鹼、烤漆、糠醛、滑性炭等;茶餅是一種優質的有機肥料和農藥,茶枯還可深加工成高階洗滌用品,市場前景廣闊。

  三、專案建設有利條件

  專案所在地為村,這裡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年降雨量毫米左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以紅壤為主,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礦物質豐富,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是種植油茶不可多得的理想區域。村種植油茶的歷史悠久,當地農民非常熟悉種植、採收、壓榨技術,也具有較高的種植油茶的積極性,他們將積極參與配合專案實施;市、縣、鄉都有油茶專業技術人員,這些技術人員長期在基層從事農業技術服務和科技推廣,具有豐富的油茶種植經驗,種植技術及管理水平較高,可為油茶種植提供技術保障。

  國家、自治區、市對油茶種植專案都有扶持資金或補助經費,對種植油茶所得收入按照稅法規定享受農業產業化所得稅減免優惠政策,縣、鄉均把油茶種植作為招商專案給予扶持和稅費減免。

  專案地區鄉鎮、村均有硬化路或簡易公路,道路網比較發達,可滿足專案實施和經營要求,法律允許在雙方平等協商的前提下通過山林權的轉讓獲取用地;臨時建築可不收取任何與土地有關的費用。

  四、專案投入概算

  新油茶地開發費:760元/畝,其中:1.清山費:50元/畝;

  2.開挖種植穴費用:50元/畝;3.回土施肥費:30元/畝;4.苗木定植費:30元/畝;5.畝木費:300元/畝;6.肥料農藥費:250元/畝;7.投產前管理費:20元/畝。山地租賃費:30元/畝.年;

  專案總概算為:畝×760元/畝=萬元。

  專案實施後,可獲得上級各類扶持、補助資金或貸款貼息萬元,實際投入約萬元

  五、專案收益分析

  油茶種植4年後可投產,6年後進入豐產期***正常情況下豐產期可達40~50年,樹齡可達80~100年***,每畝可產茶籽***幹品***500公斤,以目前市場每公斤3.8元/公斤計算,每畝可收入1900元,扣除各種各種生產成本及人工等費用約300元/畝,每畝可獲利1600元,5000畝油茶地每年可實現淨產值90萬元,豐產期以50年計,則至少可獲利5000萬元。

  油茶進入豐產期後,每畝可獲純利近100萬元,投資回收期4.8年,財務內部收益率21.2%。

  六、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該專案優點是市場前景好,投資回報高且收益穩定,綜合風險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兼具,屬政府重點扶持專案,缺點是投資回收週期相對較長,適於長線投資。若資金充裕,可擴大種植面積,並自辦加工企業,則獲利更加豐厚,回收期也可相應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