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工藝品收藏種類

  葫蘆工藝品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鐘愛,是因為它有多變的造型和精湛工藝。那葫蘆工藝品的收藏種類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天然本生葫蘆:有純天然與裁切成器之別。前者可喻之為天生璞玉,後者成器而破形,已是大璞不完善矣。

  2、勒扎葫蘆:勒扎葫蘆者,繩索結網,兜套幼實上。長成後或勒出下線直痕,如八稜呼鳥葫蘆,或界成花瓣,如揉手之小葫蘆。之痕之疏密,花瓣之大小,悉憑繩索網目而定,自以勻整為上,故亦有精粗、巧拙之分。

  3、範制葫蘆:範制葫蘆者,當其幼小時納入有陰文花紋之範,秋老取出,形狀圖文悉如人意,宛若斧削刀刻而成,誠天然與人工之巧妙結合。範制葫蘆的最終形態令人稱奇,它也是我國所獨有藝術品。這種工藝由當初創作者大膽設想發明,並經長期探索、多方實踐終於形成。

  4、火畫葫蘆:火畫,又名火繪、火筆或燙花,其做法不外乎燒炙器物表面,借焦黃之烙痕,顯現圖文。

  5、押花葫蘆:押花葫蘆者,取質堅而潤之物體,如瑪瑙、玉、象牙、牛角等,磨成鈍刃,押、砑、擠、按葫蘆表面,使之呈現有如浮雕之花紋。

  6、針劃葫蘆:針劃葫蘆為甘肅蘭州傳統工藝品。葫蘆乃當地特產,單肚無腰柄,蒂微隆,大者如雞卵、小者如荸薺,不留本,有如核桃,可揉手,或純作為觀賞之用。

  葫蘆工藝品收藏價值

  葫蘆製成的工藝品數以百計,有碗、盆、瓶、壺、盒、罐、爐等等。葫蘆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裝藥、盛煙和飼蟲,還可以作單純的觀賞擺件。葫蘆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和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老熟的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漿最後達到紫潤光潔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

  葫蘆工藝品,葫蘆器,是一種將天然美與手工藝合為一體的傳統工藝品。最早是宮廷盛水用的工具,後來逐漸發展為皇宮貴族裝飾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藝也隨之受到皇家重視,製作工藝日漸精巧,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工藝發展到了高峰,出現了筆筒、花插、杯、碗、蟈蟈籠、蛐蛐罐等式樣新奇,紋飾豐富的匏器。其中一些宮廷制的匏器還被作為珍貴的禮品用以賞賜王公貴族和外國嘉賓使臣。清代中期後,火畫、壓花、刀刻等制匏工藝相繼出現,這類作品均是以天然亞腰葫蘆為主,姿態橫生,境界各異,極具觀賞價值。

  收藏葫蘆的方法

  葫蘆要等用針扎不動的時候再摘,這樣才說明它熟了,然後摘下來用水煮一下,撈出,再用玻璃片什麼的將表面的一層皮刮掉,最後晾乾,這樣葫蘆就不會爛了,而且光亮 縫製一個葫蘆套,將葫蘆裝入套中。

  葫蘆罩一可保護葫蘆表皮不被磕碰,二防葫蘆蓋脫落。使用葫蘆時要輕拿放,不要與硬物、利器相碰,揣入懷中時要注意是否放在了實處,存放時不可置於高處或平滑的地方。平時要將其置於乾燥通風之處,夏天多雨季應經常拿出晒晒太陽。

  當發現葫蘆受潮而發黴,要迅速放在太陽下暴晒,擦去葫蘆上的黴斑,以核桃油塗抹浸潤,再置於乾燥處。為保證通風,可將葫蘆蓋拿下,與葫蘆分別存放。 葫蘆易為蟲蛀。 應將葫蘆內的殘留物清理出來,保持內部清潔。

  根據經驗,經過煮沸的葫蘆較少生蟲,可能是經過滅菌消毒的緣故。葫蘆內放入幾粒花椒,防蟲效果很好;也可用濃茶水涮洗 葫蘆無論使用還是收藏期間,都應該經常把玩摩挲,或以細布擦拭。手上愈有汗愈好,這樣可使汗水浸入皮下,葫蘆的色澤會變得更重。以布擦拭前,可先塗一層核桃油或牙膏,浸潤一時,然後用力擦之。布不宜太粗,以毛織物最好。如此日積月累,葫蘆便會變得愈加光潤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