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的正確調理方法有哪些

  補脾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就是食療,但也要先分清體質再對症治療。小編補脾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就是食療,但也要先分清體質再對症治療。

  補脾食療要點

  1、不忘脾胃是首要

  人的一生,飲食決定體質,體質決定健康和幸福。要想健康養生,首先要不忘脾胃。有益脾胃食物,首推紅棗、山藥和薏苡仁,堪稱“脾胃三寶”。

  大棗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大棗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健康飲食佳品。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服用大棗。

  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是脾胃虛弱者的良方。薏苡仁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溼的作用,而且特別容易消化吸收,是很好的食療食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吃山藥、大棗和薏苡仁,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果將其一起煮粥,不僅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還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概率,因此非常適合脾胃虛弱之人食用。

  2、認清自己再進補

  一些藥食兩用的中藥,是不能當作食品隨便食用的。例如人蔘***包括西洋參、黨蔘***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調榮養衛。

  但是運用不當,就會“上火”;長期、過量服用,還有可能中毒。也許有人會說:我既弄不清自己身體狀態的寒、熱、虛、實,也搞不明白食物的寒、涼、溫、熱,這咋辦?這樣的話,還是悠著點兒,別熱衷於食養。因為這樣的人很容易上套兒,或者犯錯。

  還有一個保險的辦法,就是儘量多樣化地飲食,不要聽說哪樣東西好就使勁兒地吃。日常食物大多數是性質溫和的,只要不偏食、儘量多樣化地合理搭配,食物之間會協調互補,長期食用也不會有問題。所謂“藥補不如食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辨證施膳是前提

  中醫學認為辨證是治療疾病的前提,即使是藥膳這樣的輔助治療,也必須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規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人體質虛弱,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不同。氣虛體質的人常見氣短聲低、少氣懶言、精神疲憊、體倦乏力,或有頭暈、自汗的症狀,可在烹製食物中適當選擇加入人蔘、黨蔘、黃芪、白朮、白扁豆、山藥、西洋參、太子參等補氣藥,以增強補氣強身的效果。

  血虛體質的人,則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或萎黃,眼瞼、口脣、指甲的顏色淡白,有頭暈、眼花、兩目乾澀、心悸多夢、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婦女可見月經量少、色淡、延期甚至閉經。這些人就適合食用當歸、熟地、阿膠、白芍、何首烏、桂圓、桑椹、黑芝麻、大棗等具有養血補血作用的中藥。

  總之,食用藥膳的目的在於調整人體氣血陰陽的平衡,預防疾病,輔助治療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在藥膳的選擇上,一方面要了解材料的寒熱溫涼之性,另一方面也要認清自己的體質分型,以及所患疾病屬於什麼證型。

  4、“混搭、輪換”才平衡

  絕大多數的食品,即使再好都不適宜天天食用,只能作為調節補充,以增加營養,豐富生活,滿足口福。人類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為六大類,水、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辨證施食,重視個體差異,就是要針對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體質和不同的病情,食用不同的食物和中藥。中醫將藥性、食性分為寒、熱、溫、涼、平五大類,溫性、熱性的食物可以溫陽,怕冷的人可以多食;寒性、涼性的食物可以清火,怕熱的人可以多食;平性的食物,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除了糧食和水之外,是不是還有可以經常服用的食藥?回答是:有,但只有少數。首先,它必須是食物,含主要營養素成分;其次,它可能可當藥物,含較少藥物成分,但必須無毒無害。再者,它不但適合正常人長期食用,而且慢性病患者也不需要忌口或者禁忌比較少。這些食物包括茶葉、山藥、蓮子、百合、紅棗、枸杞子、菊花、芝麻等。

  中醫認為冬季是進補的最佳季節

  冬令進補不是說每個人到了冬天都一定要進補。年輕體壯無病之人,對寒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就不必進補。

  如果進補不當,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因為藥物入胃全靠胃腸的消化吸收,只有胃腸功能正常,才能發揮補藥的應有效應。對於這類病人,可先服用些黨蔘、白朮、茯苓、苡仁、扁豆、陳皮之類調理胃腸的藥物,使胃腸功能正常.再由少至多地進服補藥。

  這樣機體才能較好地消化吸收。進補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食補,二是藥補。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

  冬季氣溫過低,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產生更多的能量,適應機體的需要,所以必須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其它還有藥酒、藥粥等,均可根據各自的體質情況選用。

  至於藥補,常用的補益中藥有:屬補氣類的,如人蔘、黃芪、黨蔘、白朮等,適用於氣虛不足,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脾虛洩瀉之人;屬養陰補血類的,如生地、阿膠、當歸、枸杞等,適用於面白無華,頭暈心悸,口脣蒼白,血紅蛋白偏低,婦女月經量少等症狀之人。

  鹿茸也是冬令的常用補品,適用於平素陽虛怕冷,四肢不溫,腰痠多尿等人服用。

  但需注意的是,補藥也不是隨便可用的,當視氣虛、血虛、陽虛、陰虛而分別選用針對性的補益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人蔘具有大補元氣、強心、生津止渴、安神等功效,氣虛病人多見體力衰弱,四肢無力,精神疲乏,心慌氣短,或年老體弱,或工作過度勞累後周身無力,或慢性病引起的頭暈無力等症,均可服用。能夠補益元氣,增加食慾,促使體力恢復。又如阿膠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對血虛的人尤為適宜。

  虛啥補啥,各人都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用,也可去醫院請中醫師確診屬於那一類虛證,再選擇相應的補藥,使補得其所,補而受益。

   最能補脾養脾的食物

  1、糯米

  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洩。”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2、紅薯

  俗稱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3、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鑑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洩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面板

  4、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穀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5、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本草求真》還解釋道:“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於脾而有益也。”《會約醫鏡》認為:扁豆“炒用健脾止瀉”。對於脾虛嘔逆,食少久洩、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6、牛肚

  性平,味甘,也能補虛養脾胃。歷代醫家多有論說。《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記載。《本草蒙筌》亦稱牛肚“健脾胃”。《本草綱目》還說它能“補中益氣,養脾胃。”所以,凡脾虛之人,或病後脾胃虛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與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虛者食之亦宜。

  7、牛肉

  性平,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醫林纂要》中說得好:“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故凡久病脾虛、中氣下陷、氣短乏力、大便洩瀉、脾虛浮腫之人,宜用牛肉燉汁服食,或用牛肉適量與大米煮粥調料進服,這對脾胃虛弱的恢復,大有裨益。

  8、西國米

  又稱西谷米,西米。白淨滑糯,營養豐富。性溫,味甘,能溫中補脾,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頗宜。《柑園小識》記載:“西谷米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

  9、飯豇豆

  性平,味甘,能健補脾胃,對脾胃虛弱、食少便瀉,或婦女脾虛帶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的記載。明·李時珍還說它能“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除通常炒食外,還可同粳米煮飯或煮粥食用。

  10、鯽魚

  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有健脾養胃作用,故脾胃虛弱者宜食。《唐本草》早有“鯽魚合蓴作羹,主胃弱不下食”的記載。《本草經疏》還說:“鯽魚,甘溫能益脾生肌,調胃實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11、白鯗

  為大黃魚或者小黃魚的乾製品。有健脾、開胃、補虛、消食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它“開胃醒脾,補虛活血,為病人產後食養之珍”。《本草匯言》中還說:“黃魚有養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減,不能進厚味者。以白鯗水煮爛食之,健利腸胃,為腸虛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誠藥食中之良品也。”可見脾胃虛弱者食之頗宜。

  >>>下一頁更多精彩“脾胃虛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