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

  艾灸是中醫鍼灸療法中的灸法,那麼,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艾葉製作成艾柱或艾條通過燃燒產生近紅外和熱量作用於人體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的自然療法。

  艾灸起作用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熱力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等效果,另一方面是藉助艾草本身的藥力,因為艾草是中藥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條經絡的藥物,所以古人經過多年的摸索,最終將艾草定為施灸的主要原料,第三個原理是根據身體情況灸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施灸手法。

  我們現在周邊失眠的患者是越來越多了,導致我們出現失眠的原因是有多種多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失眠的病因才能根治失眠,失眠帶來的痛苦也只有失眠的患者自己才能夠體會,很多失眠的病人都想找到最佳的治療失眠方法,其實治療失眠我們可以採用艾灸的方式,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紹。

  艾灸治療失眠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神門、心俞、足三裡、太溪、百會、腎俞為主穴。神門穴能養心安神,心俞穴能理氣寧心,足三裡穴能使氣血源源不斷生長,太溪、腎俞穴能滋陰補腎,百會穴能通暢腦氣、寧靜心神。所以艾灸上述幾個穴位,能增進睡眠。

  另外如煩躁、心情抑鬱,可加灸太沖、陽陵泉穴,以行氣解鬱;如有頭暈、耳鳴、腰痠痛、口乾少唾液、手足心熱及盜汗等,可加灸三陰交穴以滋陰降火;如容易生氣、不思飲食、腹脹、消化不良,可加灸肝俞、脾俞穴以調理肝脾;如心慌、記憶力減退、多夢、肢體乏力、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可加灸脾俞、三陰交穴以健脾補心。

  當然,艾灸治療失眠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返病現象和排病氣的現象,這些表現就是會有頭暈,會有出汗、會有大便惡臭、會有小便頻數,有的會有耳鳴,會有身上起小疙瘩等等。這些都是艾灸的反應,但是這些反應不一定在一個人的身上同時出現,我說的這些是反應的表現。

  並且,艾灸治療失眠有很多取穴方法,並不拘泥於以上介紹的幾種,而且失眠也有很多不同症形,如果你認為效果不是很明顯,那麼可以在醫生的辯證指導下選用其他的穴位進行艾灸。

  在上面的文章裡面我們介紹了失眠帶給患者的多種麻煩,我們知道失眠是非常難以治療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治療失眠的最佳方法才行,上文介紹了採用艾灸治療失眠的做法。

  艾灸養生的六大好處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薰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溼、調理氣血、宣痺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回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臨床應用時應當視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時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則,避免傷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