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正確呼吸方法

  跑步是一種有氧運動,而呼吸是獲得氧氣的主要方式。很多人在跑步中因為不恰當的呼吸方式,沒跑幾步就氣喘吁吁、疲勞不堪。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吧。

  

  1 慢跑儘量用鼻子呼吸,用嘴呼吸有技巧。

  低強度慢跑時,儘量堅持用鼻子吸氣,不要用嘴吸氣,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氣裡。因為用嘴吸氣,冷空氣直刺咽喉和氣管,容易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髮炎,引起咳嗽,甚至引發岔氣,令跑步難以堅持。用鼻吸氣,鼻腔溫暖了空氣,鼻毛擋住了病菌,便可以避免這點了。而做高強度運動時,通過鼻子吸進的氧氣只能滿足人需氧量的27%-40%,當達到最大運動強度的3/4時,建議同時用鼻子和口呼吸。如果只用鼻子呼吸,會限制吸氧量。用口呼吸要注意用舌頭抵住上顎,可以防止吸入過多冷空氣。

  2 掌握呼吸的節奏

  儘量讓呼吸的節奏跟隨步伐的節奏。呼吸要深長,緩緩有節奏,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隨著運動強度的不同,呼吸的節奏也相應做出調整。

  一般來說,熱身和跑步後放鬆時,跑步速度會很慢,這時呼吸可以隨著步伐調整為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者三步一吸,兩步一呼;當漸漸提速,達到中等運動強度時,可以把呼吸調整為兩步一吸,兩步一呼。這種呼吸節奏比較平穩,適合大多數人在長跑中使用。當跑步速度達到10公里/小時,肌肉需氧量增大,需要將呼吸調節到兩步一吸,一步一呼或者反之。而中長跑衝刺時的跑步速度,則需要一步一吸,一步一呼的高頻呼吸。

  3 跑步時呼吸方式

  跑步時,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一般來說,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可以採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並形成習慣後,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極點”出現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跑步時採用鼻子吸氣。跑步時採用鼻子呼吸並與跑步節奏相協調,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氧氣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細、長,嘴微張呼氣,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跑步時呼吸急促,感氣憋不暢時,是由於呼氣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佔據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氣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氣量,就用口呼氣,並有意識加大呼氣的量和撥出的時間。

  4 跑步速度與呼吸交換量

  經常有人提出跑步時,隨著步伐「2吸1呼」、「2吸2呼」或其它節奏調整的呼吸頻率***次數***概念。這種不考慮呼吸交換量大小的原則性說詞,是相當錯誤的跑步呼吸調節概念。事實上,跑步的快慢與呼吸交換量成正比。人體在不同速度下跑步時,每分鐘的呼吸交換量可能相差達10倍以上,儘管跑步步伐的快慢也會改變呼吸的次數***頻率***,但是,絕對不要以為單一個呼吸節奏,就可以完全代表跑步的呼吸調節。人體跑步時的呼吸調節會受到跑步速度的顯著影響,儘管兩人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跑步,兩人的最佳呼吸節奏***深影度與次數***也會有所差異。

  5 影響肺部氣體交換量的因素

  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受到呼吸頻率***次數***、呼吸深度***潮氣量***與死腔大小的影響,因此,到底跑步時要增加呼吸的頻率或深度,做為運動時增加呼吸交換量的依據?這個問題的解釋與死腔大小有關。

  所謂死腔代表人體口、鼻、咽喉、氣管與支氣管等氣體通路***約150ml***,當吸入的空氣通過這些空間時,會保留下死腔大小的空氣量,不會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因此,儘管安靜休息時的每次呼吸量約500ml,但是真正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空氣量只有350ml,如果以每分鐘10次的呼吸次數計算,人體安靜休息時的真正肺部氣體交換隻有3500ml。增加呼吸的深度***每次吸入的空氣量***,可以顯著降低死腔的影響,達成增加肺部氣體交換量的目的。特別是隨著跑步速度的增快,死腔也會顯著增加,如果只以呼吸頻率的改變來調節,那麼肺部的氣體交換效率就不會提升,不利跑步時的氧氣增加需求。

  跑步姿勢和呼吸節奏怎麼調節

  跑步時,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一般來說,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可以採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並形成習慣後,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極點”出現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跑步時採用鼻子吸氣。跑步時採用鼻子呼吸並與跑步節奏相協調,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氧氣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細、長,嘴微張呼氣,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跑步時呼吸急促,感氣憋不暢時,是由於呼氣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佔據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氣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氣量,就用口呼氣,並有意識加大呼氣的量和撥出的時間。

  跑步速度提高的技巧

  1、提高步頻步幅:用最科學的鍛鍊方法跑步才能提高跑步速度,達到最好的效果。提高速度可以通過三種方法:增加步頻、增大步幅、既增加步頻又增大步幅。但步幅過大,會引起某些生物力學上的問題和運動損傷。

  2、胸式腹式呼吸:以肋骨與胸骨上提擴張胸腔,達成氣體進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胸式呼吸。肋骨與胸骨不動,以橫隔膜下縮造成胸腔擴張***腹部突起***,達成氣體進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達成增加呼吸深度的有效手段。

  跑步鍛鍊實用技巧

  1、頭和肩。動作要領: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

  動力伸拉:聳肩。肩放鬆下垂,然後儘可能上聳,停留一下,還原後重復。脊柱挺直,肩膀向後,身體稍微前傾。

  2、手臂。動作要領: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鬆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

  動力伸拉:抬肘擺臂。兩臂一前一後成預備起跑姿勢,後襬臂肘關節儘量抬高,然後放鬆前擺。隨著動作加快時越抬越高。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