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精選

  一起行動起來,告別流動小攤,告別垃圾食品。關注食品安全。從我做起。小編為大家彙總了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精選。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深吸一口後彈飛手中的菸頭,繼續熟練地把切好的茄子、土豆等蔬菜串到竹籤上,不時拿起身邊的毛巾擦擦頭上和身上的汗。過了十多分鐘,羅哥才略停下手裡的活,抬頭說道:“什麼安全?我們這露天攤不談食品安全。”話音一落,他手上的動作立刻加快。因為半小時後,他將蹬著破舊的小三輪車,拉著表弟、煤氣罐、爐子和一泡沫箱的菜開工去。

  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欣賞

  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一

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二

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三

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四

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五

  食品安全手抄報資料1:露天攤不談食品安全?

  羅哥的一天通常從14時開始。上菜市場買些蔬菜,然後用一盆水洗好所有的菜。“先洗像茄子這樣乾淨一點的菜,再洗青菜,最後洗土豆。現在水費不便宜,能省點就省點。”洗完切塊或者切片,最後用竹籤串好備用。

  而在處理主營的肉類時,羅哥顯得“上心”得多:首先要把前一天沒賣完的肉串檢查一遍,把其中已經變味的肉串挑出來,再把剩下的肉和當天新買的肉混一塊兒放在盆子裡用調料醃製一下。“有好多同行都是把變味的肉用水洗洗,烤的時候多放鹽和調料,從味道上基本上是吃不出來的。我是想留住客人,所以就把變味的肉直接扔了。”對於為何不買個冰櫃放肉的疑問,羅哥回答說,原先有一個二手冰櫃,後來發現也許是機器已經太破舊不好使了,放在裡面的肉仍然會壞掉,而且一算電費,比變質肉的損耗更貴。

  和羅哥一塊兒打拼的是他的表弟小斌。高中畢業後小斌來北京投靠表哥,到現在已經幹了2年多,對於蘸醬的調製“很有一手”。“這可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如果你以為只是簡單地加鹽、加辣椒麵,那你就錯了,裡面還有我的獨門祕方!”

  小斌小聲告訴記者,其實是加了一些其他“佐料”。“市場上都有賣的,就是有些火鍋店裡用的那種調味劑,幾塊錢一包就夠用半個月,保管好吃。咱拼的就是味道,不好吃下次誰還來?”

  “用新鮮的材料,花更多的時間清洗,花錢辦什麼七證八證,那樣是能保證食品安全。但是我們是小本生意,每個月要先掙回3000多元的場地錢,還要租房、吃飯,生活和生意成本決定了跟我們談食品安全太奢侈。”

  羅哥口中的“七證八證”指的是衛生相關證件,羅哥和小斌都沒有辦健康證,也沒有辦理衛生許可證,因為“首先我們天天干體力活,身體很健康;其次就算辦證了也基本沒人查,辦了沒用”。

  食品安全手抄報資料2:“大家都吃怎麼會不安全”

  8月6日18時30分,羅哥在位於北京市北五環外的一個小廣場內的“場子”裡張羅準備開張。夏天每到夕陽西下時,這裡就熱鬧起來。鐵板燒、羊肉串、各式冷盤、扎啤,露天排檔的座椅把廣場塞得滿滿當當。

  羅哥經營的是一個鐵板燒小攤,因為味道好,生意一直不錯,基本要忙活到夜裡24時多才能收攤。“上兩個禮拜天氣不好,浪費了不少時間,上個月的攤位費都沒賺回來。”這是羅哥這兩天經常唸叨的話。

  10串肉串、10串肉筋、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紮啤酒,家住廣場附近的盛文這個月的晚飯幾乎都在這裡的露天小攤上解決,偶爾還叫上幾個好友。“方便、味好、價格便宜”是他對露天大排檔的評價。

  “大夏天的,白天上班累夠嗆,這樣坐在廣場上看人來人往,再喝上一口啤酒,太享受了。”正在享受著的盛文告訴記者,“20塊錢能吃肉吃到爽,這價格哪能要求那麼多,味道好就行。再說這大排檔大家都吃,怎麼會不安全?”22時30分,羅哥的“場子”幾乎坐滿,小斌一邊答應著顧客“再來幾串”的要求,一邊樂呵呵地忙著結賬。

  食品安全手抄報資料3:食品安全監督是“浮雲”嗎

  經營者與食客都對食品安全“無所謂”,監管部門又持何種態度?8月5日,記者電話聯絡了北京市昌平區相關監管部門。昌平區衛生監督所的舉報熱線答覆說,衛生監督部門監督的餐飲單位限於有營業執照和正規執業場所的,露天的大排檔都是無照經營且無固定場所,不屬於衛生監督的監管範圍,應該歸城管部門監管。

  於是記者又撥通了昌平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的舉報電話,問清記者的來意後,接線員答覆說,會把記者反映的情況轉告監察執法隊,但是他們主要負責的是清理無照經營和佔道行為,其中的食品安全環節不屬於他們負責,而且他們也沒有能力解決。

  此後幾天,記者發現小廣場的露天大排檔仍然夜夜紅火。羅哥告訴記者,能把攤位租給他們的人都是有背景的,早就把相關部門“擺平”了,什麼食品安全監督在這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