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鳥畫賞析教案

  中國花鳥畫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瞭解中國花鳥畫,以及花鳥畫發展的基本概況。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對中國花鳥畫相關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並進一步理解寫意花鳥畫與工筆花鳥畫的不同藝術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中國花鳥畫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中國畫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發展的基本概況及中國花鳥畫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藝術特色。

  三、教學難點:

  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工筆花鳥畫與寫意花鳥畫不同藝術特點和表現手法。

  四、教學策略:

  1.講授法:花鳥畫發展的基本概況。

  2.對比法:***1***不同歷史時期花鳥畫的特點。

  ***2***黃家富貴與徐熙野逸。

  ***3***院體花鳥畫與文人花鳥畫。

  ***4***工筆花鳥畫與寫意花鳥畫。

  ***5***中國花鳥畫與西方動物畫、靜物畫。

  五、教學用具:

  人美版《美術·繪畫》,相關圖片和資料,多媒體,鋼筆,筆記本。

  六、教學過程:

  1.匯入課題:***以周敦頤《愛蓮說》匯入***

  提出問題: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提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作者為什麼這麼說?

  學生髮言,教師引導,匯入新課。

  2.提出問題:什麼是花鳥畫?

  引導學生思考,並帶著問題,結合圖片,瞭解中國花鳥畫的發展歷程。

  3.結合圖片和問題,講述花鳥畫的起源與發展:

  ⑴原始社會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

  ⑵先秦、漢代帛畫中的花鳥。

  ⑶結合韓滉《五牛圖》與韓幹《照夜白》,介紹唐代花鳥畫的發展。

  提出新問題:韓滉《五牛圖》與韓幹《照夜白》畫的是牛和馬,沒有花,也沒有鳥,為什麼也把它們歸入花鳥畫呢?

  ***學生思考、發言,教師引導。***

  ⑷結合圖片介紹五代、宋元花鳥畫的發展。

  ①五代時期花鳥畫:

  幻燈片展示黃荃與徐熙的作品,引導學生鑑賞。

  提出問題:他們在風格上有什麼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引導。***

  黃家富貴與徐熙野逸。

  黃家富貴——院體花鳥畫形成。

  ②宋徽宗趙佶與兩宋院體花鳥畫的空前繁榮。

  結合圖片,簡介宋徽宗趙佶及兩宋院體花鳥畫。

  ③宋元文人花鳥畫的興起

  展示宋元時期文人花鳥畫,引導學生與院體花鳥

  畫進行對比鑑賞。

  ⑸明清潑墨大寫意花鳥畫興起和沒骨花鳥畫復興。

  ⑹現當代潑墨寫意花鳥畫進一步發展與工筆重彩花鳥畫復興。

  ***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學生對比欣賞,以加深理解。***

  4.重新回到前面的問題:什麼是花鳥畫?

  結合對前面各個時期花鳥畫作品的分析,引導學生思考。

  ***學生髮言,教師歸納、總結。***

  花鳥畫是中國畫三大科之一,以表現花鳥為主,實際上,花鳥畫的題材內容非常廣泛,不侷限於花和鳥,其它如蟲、魚、山花野蔬、鵝蛙蟹蝦、谷蟲桑麻、牲畜等題材的中國畫都屬於花鳥畫的範疇。縱觀花鳥畫的發展,從技法上可分為工筆花鳥畫和寫意花鳥畫兩大類。

  5.結合圖片,引導學生對比鑑賞工筆花鳥畫和寫意花鳥畫,並思考其不同的藝術特色。

  ⑴工筆花鳥畫造型工整,描繪細膩,設色精緻典雅,濃淡相宜,抒情婉約,注重動植物生命特徵的表現。

  ⑵寫意花鳥畫筆墨恣意奔放,造型簡約灑脫,以意傳神,託物言志。

  6.佈置作業,總結下課:

  結合圖片,對比鑑賞,思考中國花鳥畫與西方動物畫、靜物畫的區別。

  七、教學評價:

  1.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發言。

  2.對中國花鳥畫基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