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鳥畫教案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各種材料、技法以及創作理念在當代花鳥畫創作中顯示的淋漓盡致。我們面對古代花鳥畫大師的精品力作欽佩之餘,更應該感到許多久違了的東西需要我們去重拾。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本套教材中國畫系列中的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用毛筆、宣紙、中國畫顏料等嘗試中國畫的表現方法,體驗筆墨趣味,瞭解這些工具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使用方法。讓學生在菊花的繪畫練習中,積累用筆、用墨、用色的技巧。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瞭解中國花鳥畫的相關知識以及其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特點。學習菊花的畫法,運用中鋒、側縫等筆墨技巧創作一幅簡單的花鳥畫作品。

  過程與方法:學習中國畫的基本用筆、用墨知識,在體驗、臨摹、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花鳥畫的表現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熱愛我國傳統文化,傳承中國文化精神。培養學生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感悟繪畫與自然之美。

  重點:瞭解中國花鳥畫基本知識,學習中國畫的中鋒和側縫用筆的方法。

  難點:熟練運用筆墨的技巧,處理畫面的主次,虛實的關係。

  教具:課件、微課、國畫工具、課本

  學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一支為狼毫小筆用於勾勒線條,一支為羊毫用於點、染色***如大白雲***}、調色盤、水罐、毛氈、八開生宣紙。

  教學過程:

  一、視訊引趣,匯入新課

  1、 觀看水墨動畫

  提問:在視訊裡你都看到了什麼?這段視訊是用什麼繪畫形式來表現的?

  答:中國傳統水墨花鳥畫。

  2、 中國畫是我國傳統繪畫形式,主要分為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三大畫科,剛剛同學們看到的這段視訊就是花鳥畫,也是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花鳥畫***一***。

  二、講授新課,解答疑惑

  1、提問:什麼是花鳥畫?

  答:以花卉、竹石、動物***以鳥類即翎毛為多***為畫面主體。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工筆花鳥畫和水墨寫意花鳥畫兩大類。

  通過觀看視訊,你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哪一種表現形式嗎?答:水墨寫意花鳥畫。

  2、中國花鳥畫家在表現物象的同時更注重借物抒情,託物言志,以表達對真善美的追求。例如在眾多的花鳥畫題材中,梅蘭竹菊就被認為是代表高潔品質的“四君子”,尤為歷代文人畫家所喜愛。***出示實物圖片***

  3、為什麼稱為“四君子”?

  梅蘭竹菊本身的既然屬性就呈現出一種自然美感,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種力量、一種道德情操和文化內涵都注入到“四君子”之中。中國的傳統觀念認為,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國哲學裡的一個重要範疇,是指具有很高道德修養的人,僅次於“聖人”。“四君子”的稱號由此而來。

  3、 畫家注重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四君子”各有什麼樣的含義?***出示作品圖片***

  梅:傲雪迎春——梅花在漫天飛雪的隆冬盛開,不畏嚴寒、探波傲雪,象徵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強暴。

  蘭:清雅幽香——蘭花獨處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徵君子操守清雅,遺世獨立。

  竹:虛心勁節——竹子虛懷若谷,中通外直,清雅靚麗,象徵君子謙遜虛中,高風亮節。

  菊:傲寒凌霜——菊花在深秋綻放,頂風傲霜,瀟灑飄逸,象徵君子銀翼世外,不陷汙濁。

  這些題材不僅在畫家筆下常常見到,也是各種文人墨客的常用之筆。藝術家們喜歡這些花草,其實是表現了對高尚道德的景仰和追求。

  4、 觀看微課視訊,示範菊花畫法

  介紹了“四君子”那我們今天的繪畫內容就從“四君子”入手吧。下面先來看一段老師錄製的微課視訊,仔細觀察老師的筆法和墨色變化。學生分析,教師總結。板書方法步驟。先畫什麼?先畫花瓣。筆法分中鋒和側鋒,花瓣用的是哪種筆法?中鋒。齊白石老人說過:水墨畫用無窮變化與黑白之間,我們可以用水分使墨色有濃淡深淺之分。花瓣可以用淡墨勾勒。

  花瓣:***小筆***中鋒、淡墨***出示步驟圖***

  花蕊:***小筆***點濃墨

  葉子:***大筆***側鋒、濃淡變化***整支筆先蘸淡墨,筆尖上再蘸點濃墨***先要觀察葉子的生長結構。菊花葉子有五個葉尖,一條主葉脈由葉柄處直接延伸到中間的葉尖,主葉脈兩側互動生長著四條分葉脈,葉脈生長自然、流動,韻律感極強。葉片的顏色呈深綠色具有樸實、渾厚、凝重的視覺效果。

  花枝、葉筋:***小筆***中鋒、濃墨

  小順口溜:畫花先勾瓣,層次要分清,濃淡花枝葉,穿插要清楚。

  5、 欣賞吳昌碩的《菊石圖》

  大畫家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梅花、菊花都是他經常選擇的入畫題材。按照我們剛剛學的方法,請同學來分析一下課本上這幅《菊石圖》中的筆法和墨法。

  菊花的花瓣採用中鋒勾勒,菊葉以大筆側鋒潑灑,濃淡相間層次分明,菊花伴以岩石,相映成趣。菊花紅、黃兩簇,用色豔而不俗,再配上所題寫的情趣盎然的詩文和灑脫不俗的書法,並加蓋上古樸的印章,詩書畫印融為一爐,雄渾古雅,別具一格。

  一幅完整的作品,除了繪畫部分,還要有落款,同學們可以落簡款,寫上作於某年某地,也可以直寫自己的名字。

  6、 欣賞作品,學習構圖色彩

  想要畫好菊花,單單掌握菊花的畫法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會如何合理構圖與用色。

  構圖方式:上插式、下垂式、橫倚式。

  無論是哪一種構圖方式,正如我們在繪畫時所說的,畫無定法,但是我們都要抓住事物的形態特徵進行表現。

  在用色上,菊花有紅、黃、藍、白、綠等極為豐富的顏色。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三、學生實踐,創作練習

  請大家自己嘗試以菊花為主題,運用所學筆墨方法創作一幅中國寫意花鳥畫,注意構圖方式和落款位置,使畫面和諧完美。

  下面的時間就交給你們,大家一起拿起手中的畫筆來體驗水墨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和驚喜吧。

  注意:先考慮好如何用筆,繪畫時水多則太溼,水少則乾澀。水分過多時可以用吸筆紙吸取筆中多餘的水分。

  側鋒用筆畫葉子時,改變筆的力度和在紙上停留的時間長短,還有水分的多少,就可以表現出大小形狀不同的葉子。

  四、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收穫吧,雖然我們繪畫時還有一些不成熟和不滿意的地方,但是學習的收穫是最值得我們去欣賞的。***展示幾幅學生作品***

  提問:

  1、 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運用哪種構圖方式,如何用筆用墨?

  你在創作時遇到了什麼問題或者有什麼收穫心得?

  2、對比兩幅作品,哪幅作品更明顯體現了墨色的深淺變化?運用什麼方法變現的?

  通過墨與水的調和,分出不同的墨色變化,體現出色分深淺的特點。

  五、小結展望

  雖然我們的作品還有一些拙趣,但是大家能夠大膽的用筆用墨來表現,就是一種進步,你們和大師又走進了一步。讓掌聲響起來送給我們自己。

  同學們,齊白石老人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課件***

  雖然我們是初學,但是你們都能聯絡自己學到的知識來構思、創作,你們今天就是最大的勝利者。讓我們帶著對大師們的無限敬仰,帶著我們對花鳥畫學習的熱情和動力,繼續弘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老師為你們的表現感到驕傲。

  篇2

  一、 教學目標:

  1、 學習和研究畫家繪製的花鳥畫作品,加深對中國花鳥畫的認識。

  2、 學習和分析畫家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臨摹的基礎上新增和創作一副花鳥畫。

  3、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藝術的情感,

  二、 教學重點:

  學習中國花鳥畫的繪畫技巧,在探究中積累和創新。

  三、 教學難點:

  用筆和用墨的表現方法。

  四、 教學準備:

  國畫顏料、生宣紙、毛筆、調色盤、墨汁、畫氈或報紙、資料

  五、 教學過程:

  1、 引入:

  ***1*** 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一個組成部分。

  ***2*** 在眾多花鳥畫的題材中,梅蘭竹菊被認為代表高雅品質的“四君子”。

  ***3*** 出示課題——花鳥畫。

  2、 講授新課:

  欣賞吳昌碩的作品《菊花》

  面對自然界中的花鳥草蟲驚醒創作時,中國的花鳥畫家的表現物象的同時更重視緣物寄情。

  3、組研究:

  ***1*** 對比自然界中的花鳥,欣賞和研究一副花鳥畫,想一想畫家是怎麼用筆和用墨的?

  ***2*** 遊戲:請你對照黑板上的菊花圖片***中鋒勾花,側鋒勾葉***,分別嘗試以下幾種筆法:

  側鋒畫麻雀頭——點、抹

  中鋒畫翅、尾——短線

  4、 分析:

  麻雀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飛鳥,它頭大、體小,頭、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點,胸腹灰白,活潑可愛。在畫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頭部和身子由兩個蛋形組成,或者是一個棗形加蛋形組成,這樣畫麻雀就方便多了。

  5、 臨摹一副花鳥畫作品,可以大膽的對原作進行新增和創造。

  6、 展示: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說說哪裡好。

  7、 小結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花鳥畫的社會意義及審美價值。

  2、理解花鳥畫畫家“緣物寄情”的特點,感受畫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3、瞭解花鳥畫的藝術表現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體驗花鳥畫的樂趣。

  內容結構:

  ①、本課有:“畫出荷花多樣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三部內容,從相同題材和不同題材展示花鳥畫畫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題材,藝術家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寄託對花鳥的情感,表現自己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本課以“畫出荷花多樣的美”為教學重點。

  2、啟發學生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獲得審美感受,明確作品的社會寓意、藝術表現及畫家的思想情感的表達是本課的重點。

  3、花鳥畫的表現方法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探究學習、問題討論、創作體驗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本課以設問的形式匯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感知作品

  1、感知作品,仔細觀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作品。讓學生對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播放背景音樂。

  展示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二、分析作品

  畫出荷花多樣的美

  1、學生仔細觀察比較作品:尋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現的內容、表現形式、畫家的思想***。***從學生自己的理解出發,用心去理解作品。***

  2、分析作品:中國畫花鳥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學生對作品中的要素產生問題並分組展開討論。

  ②、討論分析作品的異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④、領會作品的內涵與創作理念。

  3、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可以是自己的見解,也可以是小組共同的觀點。

  《出水芙蓉》:是***南宋***吳炳的冊頁工筆畫。

  《映日》、《荷塘》寫意花鳥,形象簡練概括。筆墨生動有生機,賦予力量之美感。

  1、引導學生仔細比較作品:

  ①、比較作品的題材。

  ②、比較作品的表現形式。

  ③、比較畫家對作品賦予的思想情感。

  2、啟發學生思考分析作品:

  ①、引導學生注意花鳥畫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②、引導學生領會畫家緣物寄情的思想情感。

  ③、瞭解中國花鳥畫的藝術特點。

  3、鼓勵學生自我表現,發表自己的見解。

  知識要點:

  ①、《出水芙蓉》:工筆畫,畫面構圖飽滿,形象單純,但畫家表現豐富。筆法精工,設色豔麗。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

  ②、《映日》:寫意花鳥,構圖奇崛,墨色濃重,線條強勁有力,具有力量美。

  ③、《荷塘》:寫意花鳥,線條色塊交織,剛柔相濟,雖是深秋卻不顯蕭瑟,似乎是一首交響樂。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

  胸有成竹

  展示作品,學生分析、感受作品。

  引導學生分析鑑賞作品:***北宋***文同《墨竹圖》***明朝***徐渭《墨葡萄圖》***清朝***鄭燮《蘭竹圖》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學生分析、感受作品。學生分析鑑賞齊白石《蝦》。

  三、體驗作品

  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體驗作品。體驗水墨的樂趣。

  四、知識拓展:

  五代、宋、元時期花鳥畫的發展特點。

  五、學生小結並進行自我評價,教師總結並進行總體評價。

  六、課外延伸:

  查閱收集齊白石、鄭燮的其他花鳥作品。

1.中國花鳥畫賞析教案

2.花鳥畫的教案

3.人美版花鳥畫的教案

4.花鳥畫教案設計

5.古代花鳥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