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紙版畫的做法視訊

  版畫的繪畫語言單純、可以摒棄許多其它形成的影響因素,通過簡單的黑白關第和刀法來組織畫面的構成,用最簡單、最明瞭的語言來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感。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版畫的知識吧!

  版畫簡介

  版畫是繪畫種類之一 。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版畫經歷了由複製到創作兩個階段。早期版畫畫、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畫稿刻版,稱複製版畫;後來畫刻印都由版畫家一人來完成,版畫家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性,這種版畫稱創作版畫。中國複製木刻版畫已有上千年曆史,創作版畫則起自20世紀30年代,經魯迅提倡,後來取得了巨大發展。在西方,16世紀的A.丟勒以銅版畫和木版畫複製鋼筆畫,到17世紀,倫勃朗則把銅版畫從鏤刻法發展到腐蝕方法,並進入到創作版畫階段。木刻版畫進入創作版畫階段是在19世紀。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的,是舉世聞名的“鹹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畫,據估計比“鹹通”本早約百年。 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我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樸俊秀,奏刀有神。內容題材以宗教經卷為主。宋元時期的佛教版畫,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又 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刻本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同時,在經卷中也開始出現山水景物圖形。其他題材的版畫,如科技知識與文藝門類的書籍、圖冊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臨安、紹興、湖州、婺州、蘇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時期的遼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無釋迦牟尼佛像》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實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現了銅版印刷,主要用於印製紙幣和廣告。元代的“平話” 刻本是我國連環版畫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