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畫法技巧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以下是寫意花鳥畫法:寫意牡丹畫法步驟。

  花冠的畫法:

  一、花冠有圓形,扁形,梯形,不規則形等。

  二、花冠分花心,花的中間部分和外圍部分。花心的花瓣較小,色也較濃;外圍的花瓣較大,色也較淡;花的中間部分,由於透視關係,多呈魚鱗狀。

  三、正面的花瓣較大,側面的花瓣較窄。

  四、花冠從整體來說分亮部和暗部,有的各瓣分的很清楚,有的混為一體,讓人數不清,有時留白,出現斑駁之狀,有時不顯筆觸侵潤成團。又是花冠留有大的缺口。

  五、畫法具體步驟:

  1. 用大羊毫筆清水洗淨,筆頭含水適當,先蘸白色,輕輕在盤子裡平摔轉動,目的是將白色由深到淺自然滲透至筆根。然後蘸曙紅或牡丹紅,重複以上動作,使其自然滲化。再蘸少量的胭脂於筆尖,即可落筆,落筆時筆桿略側,即側鋒擺出花瓣。

  2. 一般從花心點起,而後再畫中部和外部。待筆上色用完後,在筆根部加入適量的白色和水,筆尖再蘸曙紅或牡丹紅,後蘸少量胭脂,輕輕揉動後,繼續落筆,直到花冠完成。

  3. 花冠完成後未乾之前再蘸濃色點花心部分,並適當提著一些部位,強調明暗關係。

  4. 待快乾時畫花蕊。花蕊分雌蕊,雄蕊,雌蕊由石綠點出,雄蕊由黃色勾點,也可加適當白色。

  六、花蕾狀如桃,被三片大萼包圍,根據生長規律,先是初露紅色一點,然後紅色漸大瓣漸放呈半開狀,三片大萼***汁綠+朱磦+曙紅少許***託在下面。花蕾往往起到豐富畫面的作用。

  七、口訣:小筆擺中間,魚鱗摺疊,混合瓣。大筆推在外緣,大小相間一條線。花心部分顏色重,更有濃色去提按。虛實生靈性,冷暖顯嬌豔。畫層雖然多,三層是關鍵。

  牡丹葉的畫法:

  一、葉的結構式三叉九頂。姿勢有正側和掩仰向背之分,但這些形狀在寫意牡丹中,已不計較。只注重葉的佈勢和注重與花冠掩映呼應之趣。還注重濃淡乾溼和疏密聚散。有順口溜雲:三叉九鼎是特點,實際畫時應靈便。正面葉子象山字,側面葉子像條線。 老葉嫩葉顏色別,遠近葉子分濃淡。 布葉不求多,聚散是關鍵。

  二、葉分四式

  前後掩映式,波浪式,放射式,重複式。

  三、關於葉的顏色,不拘一格。因畫家本人的好惡而為之。這裡就一般敘述於後:

  1. 用較大的羊毫筆畫葉。先以藤黃和花青在盤子裡適當調合成綠色***偏青綠和汁綠***然後用筆尖蘸濃墨並 稍加揉動即可落筆。根據情況三筆一組撇出。當然有疏有密,或疊加或零散,因情況而施

  2. 關於葉筋的勾布,方法較多,因人而宜。一般呈魚刺狀,但千萬不能像魚刺,有的用墨勾,也有人用胭脂加赭石勾。嫩葉用胭脂加汁綠畫,老葉用墨加青綠畫。

  3. 葉筋往往決定葉的姿勢和動態,這一點需要慢慢去品味。

  4. 葉筋有密有疏,也有藝術的語言的對比作用。

  牡丹杆的畫法:

  一、杆在牡丹中起著脊骨作用,顯力度見精神。

  二、杆有老杆和枝幹之分,其色有別,用筆也有別。老杆用赭墨色畫,用筆左右彎曲,側鋒,枯筆。枝杆用赭綠色畫出,挺拔有力,筆不宜太溼。

  三、 口訣:嫩桿直老杆曲,兩杆曲直相應立。 三杆適當有交叉,四杆更有疏和密。 粗細有變化,濃淡相映比。

  寫意牡丹構圖:

  一、 構圖方法在花鳥魚中講述很多,這裡就一般法則強調一下。

  1. 構圖也就是布圖,佈局的好壞往往是畫的成敗關鍵,它起到佈勢的作用,否則就會雜亂無章。

  2. 在佈局是避免對角線走勢,也即避免米字型走勢。

  3. 有主線,副線,破線之分***即主體,副體,破體***也就是要圍繞主題做文章。不能喧賓奪主。

  4. 花或葉多布成不規則三角形。一般說的三角形,十字形, C 字形, S 形等構圖法則,需要慢慢實踐,領悟,不可呆板行事。。

  5. 疏密聚散在花鳥畫中很重要,所以不可忽視。有“疏可跑馬,密不透風”之說。計白當黑,空白無限,空白也是物,這是中國畫的特點。

  6. 畫的邊緣,有的畫家稱之為“海岸線”,比喻的好,在佈局時注意它的彎曲性,避免平直性。好的曲線安排會使畫面生動,活潑。

  7. 提款與用印要講究,他是畫的組成部分,往往起到豐富畫面,平衡畫面及“畫龍點睛”的作用, 不可隨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