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花鳥畫的技法
經過歷代畫家的不斷突破與創新,當代工筆花鳥畫的色彩風格顯現出個性化、多元化與注重文化性的發展趨勢。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如果你喜歡的話,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哦!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發展
中國工筆花鳥畫產生於人類的社會生活的實踐活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在不同時期的審美意識,對美的最求從形似到韻的生動,流露出了畫家的內在精神氣質,是美化的人格。鳥獸草木之名,在商周時代已經在民謠――《詩經》中大量地出現了。同時,勞動人民在商代青銅器花紋上已經塑造了鳳的形象。此後簡單的花朵、生動的禽鳥等都可以從一些器皿及壁畫、墓葬磚瓦碑碣上看到。工筆花鳥畫的雛形可上溯到戰國時期。稍晚些的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畫,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早期工筆重彩畫,其中鳥獸的造型非常生動。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傳世名作《女史箴圖》,在“日盈月滿”那一段裡,他畫了兩隻硃紅色的長尾鳥,一隻驚飛回望,一隻伸勁欲飛,非常生動。唐代周舫的《簪花仕女圖》中的荷花、牡丹、人、鶴的形象,但這些形象都是作為人物的背景出現的,從一定層面上說花鳥畫的產生奠定了人文基礎。五代到北宋末,花鳥畫繼承繼承唐代的寫生創痛,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形式,可以說花鳥畫到了北宋末期已經盛極一時、光輝燦爛,繼承併發揚了唐代繪畫的優良傳統。這時的花鳥畫,主張寫生、師造化、主張從生活中塑造高韻的形象,儘可能地避開工巧,設色華麗、形象氣骨,畫面造型上要求“妙造自然”。因此要求花鳥畫家通過細微的觀察、分析比較,集中地加以提煉概況,做到“形神皆備、妙造自然、氣韻生動”。元代的花鳥畫家聊聊無幾。趙孟充分運用筆墨的作用,將筆墨與白描相結合,兼工帶寫。這一代的花鳥畫已經發展成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寫意畫裡形成了小寫意和大寫意。並且那時的士大夫階級主張對花木不必管花、葉和蕊的真實,所謂“若夫翠辨紅尋,葩分蕊析,此俗工之技,非可語高流之逸足也”。到了明清儘管花鳥脫離了寫生的傳統。例如:惲南田等發揮了“沒骨”畫法。清末期“三任一吳”行筆如風、氣勢磅礴,誇張了筆墨及形象,所謂大筆破墨花卉獨領風騷。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專門學習機構的成立,對於花鳥畫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前景。從傳統的技法中得到了發展。
工筆花鳥畫的工具及使用
***一***紙和絹
一般工筆畫使用熟宣紙或熟絹。熟宣紙的選擇應以質地薄、棉料均勻為佳。在紙上的膠礬調配一般***2:1***為好,使用不易過大,也不易過小,過大則勾線滑,過小則漏礬,色墨滲透紙背形成花斑影響效果。
***二***毛筆
毛筆分勾線筆、染色筆。勾線筆大多選擇瘦長尖細的狼毫。染色筆一般用白雲筆,因為此種筆多為兼毫,飽含水性強、且具有一定的彈性。一般染色筆以兩支為一組***一支染色筆、一支清水筆***最好多配備幾對,大、中、小型號各三對,一對冷色、一對暖色、一對墨色。
***三***墨
中國畫的墨色可以分出濃淡層次,一般使用油煙墨,初學者儘量避免使用松煙墨,因為松煙墨顆粒粗、墨色灰,不易分出層次,更要避免使用宿墨。
***四***顏料
初學者可以配置一盒吸管的中國畫顏料,方便學習和使用,但吸管顏料大多為化學合成顏料,容易變色。隨著學習的深入,應多嘗試各種國畫顏料的使用。中國畫顏料分水色和石色兩類。水色顏料為植物型顏料,常用的有,花青、藤黃、牡丹紅等,其顏色透明。石色為天然礦物顏料,性狀不透明。常用的有石青、石綠、硃砂、石黃、雄精、蛤粉等。
***五***調色碟
可以準備若干白色小磁碟,用墨用色時可先經過調色碟的除錯方可使用,在初學時可在一張不用的紙上先試一下再畫正稿。
花鳥的臨摹方式和方法
臨摹從文字上理解,包含“臨”和“摹”。“臨”是指對臨,照著原畫描繪;“摹”是用薄紙蒙在原作上拷貝描繪。從臨摹入手,再逐步過渡到寫生。花鳥畫的臨摹不是學習繪畫的目的,因為一味地臨摹容易喪失個人的創作能力,臨摹傳統只是為了學習古人的繪畫方法,把臨摹學習到的東西運用到將來自己的創作中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臨摹古代的作品開始應選擇自己喜歡的。臨摹有“對臨”和“摹寫”兩種方式, 因為臨與摹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臨是對著原作品照樣畫下來,摹是用薄紙蒙在原來作品上直接畫下來。初學者對臨難度較大,他要邊觀察,邊進行再創作,力求精確的到達原來作品的形神效果,所以對臨能鍛鍊造型及構圖能力,能發揮學習者主觀能動性,收穫也就比摹寫大。摹寫比較容易,形象準確,接近原來作品,畫面效果好。但經常模寫,不益與造型能力的鍛鍊,久而久之會形成離了柺棍就倒的弊病。除了“對臨”和“摹寫”還有一種方法叫“背臨”,即在臨摹的基礎上,憑著記憶力,加深理解原來作品的激發和經驗。無論是對臨還上摹寫都不能只是追求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臨摹時,不要拿夠來就畫,必須先仔細觀摩臨本,研究它的立意、構圖、造型、筆墨著色的方法步驟,要領會他的內在精神,不要照葫蘆畫瓢,只追求外形的一模一樣、一絲一毫都不差,甚至作者的筆誤都要照樣描下來,這樣不經過理解機械地照抄,最終只能為一架複製機,而不能通過臨摹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目的。臨摹要先易後難。先區域性,後整體;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在臨摹時,凡筆墨精妙之處都要反覆地一臨在臨,直到得心應手。
工筆花鳥畫色彩的發展
***一***用色創新
在當代,工筆畫家開始學習民間繪畫的表現特徵,在繪畫創作中大膽用色,使用高純度的色彩,在視覺上形成很強的衝擊力。例如畫家賈廣健的作品《月是故鄉明》,大膽使用了高純度的寶石藍,畫面的整體效果非常好,給畫作添加了一種新的感覺,顯得既豔麗又和諧。
***二***新材料和工具的使用
我國傳統工筆畫創作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較單一,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長久以來沒有多少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色彩的表達效果。在當代,畫家探索外來的新材料,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工筆山水畫的繪畫材料。畫家一方面可以學習西方成熟的繪畫經驗,一方面通過實踐不斷革新,例如水粉、高結晶色、天然礦物質等材料的使用,豐富了工筆畫的色彩。比較突出的是畫家蔣採萍,她的工筆花鳥畫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她認為在使用外來的創作工具和材料的同時也要重視恢復傳統,並在這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她研製出了人造礦物顏料。這種顏料有很好的表現力,色相美麗,色質穩定。這些新材料的使用,彌補了工筆畫創作工具的不足,豐富了畫面的表現效果,從而使工筆畫家的繪畫技藝和意境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和發揮。
***三***表現形式的創新
傳統工筆畫的設色技巧主要靠“染”,並且反覆進行,使畫面色彩逐漸厚重。宋時期這種表現技法就已經很成熟。在當代,繪畫觀念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我國工筆花鳥畫家開始嘗試新的表現技法,以達到更好的色彩表現效果,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追求肌理效果。目前,肌理表現技法已經有了交錯點彩、沖洗法等形式。例如畫家莫建成的作品《寒塘映衰荷》就採取了揉紙法,紙的起伏變化特點改變了原有的畫面效果,讓畫面產生了很強的層次感。肌理的使用讓畫面顯得更加豐富和雅緻,產生了很好的形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