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泱漪國際象棋的故事

  國際象棋***International Chess***,又稱歐洲象棋或西洋棋***港澳臺地區多采用此說法***,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戰略棋盤遊戲。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餘泱漪簡介

  餘泱漪,男,中國男子國際象棋隊隊員,1994年出生在湖北黃石一個普通人家。在2011年中國國際象棋隊世界男團組隊選拔賽在中國棋院結束。餘泱漪、李超最終入選,而此前的“大熱門”周唯奇則因為小分略低無緣入選中國隊。

  2001年,七歲的餘泱漪在學校的興趣班中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國際象棋,和現在的很多孩子相比,這個學棋的年齡已不算早,但他卻比誰都痴迷。和許多愛好廣泛的小孩子不同,國際象棋課是餘泱漪上的第一個興趣班,也是他童年時唯一的愛好。

  雖然起步較晚,但餘泱漪很快就在國際象棋中展露出了自己的天賦。2001年,僅學棋一年的餘泱漪在中國最高水準的少兒比賽——“李成智杯”中獲得8歲組亞軍;第二年,9歲的他又獲得了“李成智杯”10歲組亞軍。到了2003年,餘泱漪終於獲得了“李成智杯”10歲組冠軍。

  此後,餘泱漪不再去上學,他堅持要專心下棋。這讓餘春剛左右為難,一方面,兒子是有天賦的,又如此喜愛下棋,讓他不忍拒絕;另一方面,至90年代以來,湖北省整個國際象棋大環境一直不景氣,這無疑是一條看不到前程的艱苦道路。最終,餘春剛與兒子做了一個約定,給他三年的時間,如果拿不到世界冠軍,就回家上學。

  巧遇伯樂

  在決定支援兒子下棋之後,餘春剛就帶著兒子開始了四處奔波學棋的日子,他們先後去過無錫、深圳和中山等訓練基地。雖然生活很艱苦,但讓餘春剛感到欣慰的是,兒子學棋一直很認真努力,從沒讓自己操過心。

  努力很快有了回報,2004年,餘泱漪拿到了世界少兒賽10組冠軍,這比起父親當初給他的三年期限早了兩年。父子倆滿心歡喜地回了家,然而這時才發現,在國際象棋專案不受重視的湖北省,一個世界分齡組冠軍並不能為餘泱漪帶來一個光明的前途,甚至不能給他一個安穩的訓練環境。

  拿了少兒世界冠軍的餘泱漪還是一個人在家訓練,直到2005年春節,餘春剛遇到了北京金馬國際象棋俱樂部總教練夏難林,這一切才有了改變。

  “餘泱漪很有性格,話少,從來不叫我老師,但我知道禮節在他心中。當年決定選擇他,也是因為他的個性和對棋的痴迷。在其他方面他好像不聰明,但在棋上特別聰明,這就是專才吧。”夏難林認為,餘泱漪是個下棋的好苗子,於是他把餘泱漪接到了自己的俱樂部,給了他一份嶄新的國際象棋生活。

  如今再回頭,餘春剛很慶幸當時能夠遇到夏難林,他說:“當年那些帶兒子學棋的日子非常不容易,時常為兒子的前途擔憂,直到夏老師接餘泱漪來北京訓練之後,自己才停止了擔憂,一切也慢慢好了起來。”

  漸入佳境

  剛到北京金馬國際象棋俱樂部時,餘泱漪並不是那裡最好的學生,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完全壓制住了幾個主要對手,成為了俱樂部裡最好的棋手。

  2005年,餘泱漪代表北京金馬國際象棋俱樂部參加了全國乙級聯賽,下第二臺賺了好幾個。此後,夏難林為了讓餘泱漪得到更好的鍛鍊,將他送到了中國棋院,餘泱漪成為了一名國家隊代訓隊員。

  擁有了最好的訓練環境,餘泱漪技術水平突飛猛進,他出色的表現引起了北京棋院院長、前女子世界冠軍謝軍的注意。2006年底,謝軍請夏難林吃了頓飯,她說:“餘泱漪這孩子有潛力。”於是,餘泱漪從金馬俱樂部轉會去了北京隊。

  餘泱漪關鍵好看的一盤棋

  中俄對抗賽第五輪比賽的報告,重點分析了餘泱漪-維秋戈夫的這盤棋。說這盤棋關鍵,是因為前面四輪中國男隊沒贏過。餘泱漪贏下這盤棋後,他本人贏得了一盤勝利,中國男隊贏得了一輪勝利,整個中國隊也贏得了慢棋比賽的勝利。這對中國隊以後再與俄羅斯隊進行較量時,自信心上不會輸,很有歷史意義。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也是一盤很好的學習樣本。因為在個人的具體實踐中,當走完第六回合後,往往不敢吞下對方送上來的美食。有這樣一個樣本在前面,我也就可以照貓畫虎,小試牛刀了。

  從棋的本身來說,也是蘊含著豐富的戰略戰術。有人會說,你怎麼不提開局三原則王車易位了?我只能說,如果王很安全,呆在中間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