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理論知識

  聲樂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必須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系統的訓練,但是對於學習者來說,死記硬背理論知識有時不但不能提高歌唱技藝,還會禁錮我們的思維而適得其反。你知道聲樂有哪些理論知識嗎?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聲樂的理論知識,僅供參考。

  聲樂基礎理論知識

  1、聲樂基礎理論的學習要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發聲的生理機制,如瞭解歌唱器官的構造,歌唱發聲的簡單原理,聲音的共鳴原理、共鳴腔的劃分、共鳴腔的運用和聲區的關係,運用共鳴的方法等。另外,在進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訓練時,必須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運用、瞭解呼吸的支點,常用的呼吸練習方法。學習識別聲音的性質、聲部的劃分,瞭解美聲、民族、通俗唱法特點及嗓音的保健等。學習瞭解聲樂理論基礎,可使自己練習時不盲目,目標明確。另外,再看看別人的聲樂論著、聲樂方面的錄影、電視、錄音等,都會給自己帶來極大啟發,對歌唱練習時大有好處,使自己少走彎路。

  2、跟聲樂教師學習歌唱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憑聲樂理論和教學方面的文字資料去進行歌唱發聲方面的學習和訓練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文字很難準確表達歌唱技能技巧的內涵,加之個人生理條件、理解和領悟能力的差異,更增加了憑文字資料學習的困難。按書上說的方法練習發聲、歌唱,練習者本人無法判斷方法的準確性和聲音效果正確與否,這樣的練習不僅沒有效果,而且很可能導致錯誤的歌唱發音。因此,學習歌唱時,特別是初學階段,必須找經驗豐富的聲樂老師指導,按照老師的方法練習,並把自己練習中的體會、困難、收穫、感覺等如實地告訴老師,以便於老師根據你的個人特點,教給學生準確度高、收效快的練習方法。學習時應注意多用腦子,少用嗓子。

  擴充套件

  我們有時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演唱水平相差較大的兩個人在闡述自己聲樂理論的時候,觀點卻基本一致。一些換聲區有明顯問題的演唱者,在談論關閉及換聲時的理論甚至比解決了換聲區技術的人說得還要全面。這表明,理論知識只有建立在具體的實踐中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同時,由於演唱者的嗓音條件不盡相同以及演唱作品的差異,更需要我們在實際演唱中對聲樂理論做到“活學活用”。

  拿男高音的“換聲”來說,書中普遍定義要在小字二組的升F進行換聲,但是在一些輕型的男高音中,有些演唱者甚至要到了小字二組的降A才真正完成換聲。如果死記硬背教科書中程式化的理論,過早地換聲會使演唱者喪失部分音區漂亮的音色,也加重了嗓音的負擔。而一些號型較大的男高音換聲其實在小字二組的升F之前就已經基本完成,過晚的換聲會使嗓音缺乏保護加速疲勞,同時音色也不理想。

  又如聲樂中關於氣息的理論經常出現“橫膈膜”一詞。書籍中經常提到要在橫膈膜上找到對抗的感覺,但是,橫隔膜究竟長得什麼樣?我們在演唱中是否能夠感知到這層膜的存在?實際上大可不必糾結“橫膈膜”這三個字,當演唱者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式,橫膈膜的運動肯定也是正確的。氣息的正確是全身肌肉與歌唱意識良好配合而產生的結果,遠非背會某個名詞那麼簡單。

  再如吸氣的理論知識,演唱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七分氣就好”。在實際演唱亨德爾、莫扎特等作曲家作品的時候,為了符合作品規格的要求,經常需要幾個甚至十幾小節不能吸氣,這時的吸氣狀態就要調整到九分或十分,甚至充分呼吸的“氣口”需要提前背在腦海裡才能從容地演唱。

  聲樂的理論知識是優秀的聲樂工作者多年實踐及演唱的高度總結,但由於許多理論的形成是建立在演唱者自身的“感覺”之上,它同時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對侷限性,例如吸氣像“聞鮮花”也只是演唱者自身的主觀想象,這就需要我們在初步瞭解聲樂理論的同時不斷在演唱實踐中活學活用,真正地理解、完善,甚至修正,而使其成為符合自己嗓音特點,最終適用於自己的聲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