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木年是什麼樂器

  扎木年,是藏族彈絃樂器,俗稱“藏族六絃琴”,藏語意為聲音悅耳的琴,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是歌舞常用的伴奏樂器。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樂器扎木年的相關資訊吧!

  樂器扎木年的由來

  相傳遠古時期,西藏還是汪洋大海,波浪有規律地此起彼伏,濤聲有節奏地傳向遠方,動人的韻律在天神耳邊縈繞,令他心花怒放、為之傾倒。有一天,從大海中走出來一位手持扎木年的妙音天女,她一邊彈著手中的扎木年,一邊盡情歌舞。妙音天女之父是天神,母親是大海,她不僅愛好詩詞文學,對音樂藝術也有較高造詣,藏族人民十分喜愛她,故此,扎木年也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但究其起源,眾說不一。有學者認為它是古代由印度傳入西藏的;也有人認為是唐代從內地傳入藏區的。而為數較多的西藏學者根據藏文古文獻記載認為:扎木年源於西藏本土,是藏族人民自己創造的鄉土樂器。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家田聯韜先生曾多次前往藏區考察,他也確認扎木年是藏族人民自己創造的樂器。在藏族地區眾多古老的佛教寺院門前都有四大天王塑像,其中一位手中所持的樂器就是扎木年。

  樂器扎木年的應用

  扎木年的應用範圍廣泛,除用於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外,牧民還經常用來彈唱自娛,有些地方還用於宗教儀式活動。改良的扎木年還用於獨奏,較著名的獨奏曲目有《阿媽勒火》、《達娃雄奴》和《耶幾長木》等。

  “鳥兒不能沒有翅膀,藏族人民不能沒有歌舞。”在西藏等藏族地區,每逢年節、喜慶、豐收或集會,藏族人民都愛用歡歌曼舞來抒發心中的喜悅之情。他們彈起扎木年,跳起歡快的踢踏舞,歌頌黨的好領導,讚美幸福的新生活。扎木年的琴聲、人們的歌聲和歡笑聲,匯成一首歡樂的交響曲。

  樂器扎木年的外形構造

  傳統的扎木年,多用整塊桑、紅木、核桃木或檀香木挖制而成,長1米,琴箱似切開的半個葫蘆,上部呈菱形,下部為橢圓形腹腔,其中蒙以山羊皮或獐子皮,在菱形面板上開有一個彎月形音孔,腹腔琴背與皮膜間置有一個松木音柱,琴背表面刻有7條豎向凸紋。琴頭刻有龍頭雕飾,民間又稱其為龍頭琴,弦槽兩側各置3軸。琴桿細長而中空,正面粘以按弦指板、無品、張6條羊腸弦或線弦。扎木年一直保持著古樸的造型,有的琴身由上下兩截相接而成,民間風趣地稱上截為母、下截為父。

  演奏時,大多席地或坐在椅子上,琴箱斜置於右腿上,琴頭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片彈奏。

  樂器扎木年的現代意義

  吉他***英語:guitar***,又譯六絃琴。其面板與背板都是平的,琴身腰部一般無角而往裡凹,古典吉他一般無凹陷。琴頸很寬,長,指板上有弦枕並裝有很多窄而稍向上凸起的金屬製的橫格,稱之為「品」,它把琴絃劃分為許多半音。

  吉他被用於多種音樂風格, 它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弗拉門戈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吉他亦有被於用古典音樂,有大量的獨奏曲, 室內樂和管絃樂中偶有使用。它通常有六絃,但亦有四弦、八弦、十弦和十二絃。吉他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歷史悠久、以木製共鳴箱擴音的木吉他,二是二十世紀被髮明、以電擴音器擴音的電吉他。原聲吉他有四種:平面吉他***在中國也叫民謠吉他***,拱面吉他***又名爵士吉他***,古典吉他和弗拉門戈吉他。木吉他通常被用於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及流行音樂。 電吉他則通常被用於搖滾音樂、藍調及流行音樂。電吉他的發明對西方流行文化及音樂有重要影響。

  另有一點鮮為人知的是,吉他家族中最“貴族”的古典吉他與小提琴、鋼琴並列為世界著名三大樂器。

  作為樂器家族中絃樂器的一員,吉他是一種通過撥動上面一根根的琴絃發出聲音的有弦的演奏樂器。彈奏時用一隻手撥動琴絃,另一隻手的手指抵在指板上,後者是覆蓋在琴頸上的金屬小條。彈奏出來的聲音會通過吉他的共鳴箱得到增強。

  通常吉他演奏都使用吉他的專用譜:和絃譜和TAB譜,又稱六線譜還有文字吉他譜。當然也有傳統的五線譜及簡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