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是什麼樂器

  月琴,中國傳統彈撥樂器,起源於漢代,琴頸和音箱邊框用紅木、紫檀木製,邊框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月琴的相關資訊。

  月琴的簡介

  月琴起源於阮。早在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年—前87年***,我國漢族已經創造發明了阮,但當時這種以“彈”和“挑”為主要演奏手法的樂器,都籠統地稱為琵琶。據東漢傅玄《琵琶賦》序所載,阮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箏、築、臥箜篌等樂器創制而成。是:“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弦。”

  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可知,當時的阮長三尺五寸。漢時稱秦琵琶,它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在甘肅麥積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畫上,均能見到它的造型。

  東晉***公元317年—420年***“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彈這種樂器。在三國***吳***青釉瓷倉陶塑上有其影象,在南京西善橋南朝墓磚刻畫和江蘇丹陽南齊墓磚刻畫中,都能見到阮咸演奏的影象。唐武則天時***684年—701年***稱其為阮咸。

  《舊唐書·音樂志》:“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項長過於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時,蜀人蒯朗於古墓中得之,晉《竹林七賢圖》所彈如此類,因謂之阮咸。鹹,晉世實以善琵琶知音律稱。”月琴是由阮演變而來的。北宋陳暘《樂書》***卷一四一***載:“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咸造也。”當時月琴的形制與阮相近,後來逐漸變化。到了清代,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琴桿縮短為琴頸,演變為現代的式樣。

  月琴的發展歷史

  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來陳暘《樂書》:“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咸造也”。當時和阮相似,後來逐漸變化,清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琴桿變短,音箱呈滿圓形, 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廣泛流傳。

  我國的月琴在唐代傳入日本,19世紀30年代達到最盛時期,遍及一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月琴在日本被禁,戰後才又恢復。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改革製成寬頸月琴。長67釐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用尼龍纏鋼絲絃。

  八十年代製成長杆月琴,長80釐米,縛弦下移,增置弦碼,音箱內橫音樑間增置兩條豎音樑。三十品,定弦g、c1、g1、c2。

  月琴的用途

  月琴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為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它是京劇、評劇、豫劇、楚劇、錫劇、桂劇和臺灣歌仔戲等戲劇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中,月琴和京胡、京二胡合稱三大件。豫劇使用大八角無品月琴伴奏,它和二絃、三絃合稱三大件。

  月琴也用於說唱音樂四川清音伴奏,這種曲藝形式是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深為四川人民喜聞樂見,以前,藝人多在茶館坐唱或在街頭即地做場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有“唱琵琶”或“ 唱月琴”之說。

  20世紀50年代後,四川清音不斷豐富提高,伴奏樂器還增添了胡琴、碗琴、檀板和竹鼓等。在彝族地區,月琴是民間歌舞的主要伴奏樂器,它還為50年代誕生的彝劇伴奏。在廣西隆林,苗族常用月琴演奏器樂合奏曲或獨奏曲。在素有“音樂之鄉”譽稱的湖南通道,侗族常用月琴與蘆笙等樂器一起合奏。在雲南大理,月琴是僅次於白族龍 頭三絃的弦鳴樂器,還用於白劇伴奏。

  月琴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民的音樂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常用於男女青年的社交和戀愛生活中。在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喜慶的“跳歌”、“跳坡”等活動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用於傳情達意的樂器。彈琴者一人或數人邊彈邊跳,眾人則隨後圍圈踏節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