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音的樂理知識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裝飾音之一,一般分單倚音和復倚音兩種,在樂曲中根據內容需要,適當運用倚音,可以豐富樂曲的表現力。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倚音的相關樂理知識吧!

  ***一***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裝飾音之一。一般分單倚音和復倚音兩種。在樂曲中根據內容需要,適當運用倚音,可以豐富樂曲的表現力。

  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時,越短促越好,不能佔主音太多的時間。

  裝飾音在主音前面的叫“前倚音”,裝飾音在主音後面的叫“後倚音”。

  還有一種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在一起出現的,以十六分音符記譜的這種小音符叫作“復倚音”。復倚音的符幹上不要加斜線。

  加在一個音的左上角的一個小音符叫單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加兩條橫線,用一條弧線把它和本音連線起來。加在一個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兩個以上的叫復倚音,也用弧線把它們和本音連線起來。

  倚音分為長倚音和短倚音,或前倚音後倚音。

  ***二***

  吹奏倚音時要注意:

  1.倚音所佔的時間,是從本音中抽出來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時間。

  2.吹奏單倚音時,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如果單倚音在強拍上人、音符就要吹得強一些。

  3.吹奏復倚音時,第一個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連貫些,因為幾個小音符只佔本音對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如果復倚音在強拍上,則要把本音吹得強一些。

  一、強弱錯誤:

  這是學生中犯的最厲害錯誤了,很多人也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倚音在演奏時應該把強拍放在後面的音符上,作為裝飾音的倚音只是起個加花裝飾的作用,所以一帶而過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在實際演奏時,往往是把重心放在了起裝飾作用的倚音上了,聽到的效果是倚音強,給人感覺很難聽的。所以,吹奏時應該注意,不要讓起陪襯作用的音符,蓋住了本來在強拍上的音符,主次顛倒了。

  二、時值錯誤:

  倚音在實際演奏時是不佔用本來的節拍的,一帶而過,但有些學生尤其是剛剛學吹的人,往往一個一拍的音符,倚音就佔了半拍,這在剛剛開始練習,還沒有練習熟練的人,掌握不了時可以,但慢慢練習熟練了以後就要注意,不能佔用它音的時值,很快的速度一帶而過就行了!

  還有一種是練習熟練以後出現的,例如《藏族弦子》那首作品,他們往往吹奏時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一到倚音的那幾句就特別的快,音的時值就沒有託夠,成了倚音是倚音,不是倚音的也吹成了倚音了。這樣就是錯誤的,本來的半拍的時值就被偷掉了,演奏出來的效果也變了,有的學生吹出來的實際效果就像是十六分音符的感覺,所以,這是初學者要注意的問題,不然就破壞了整個音樂的效果了!

  還有在演奏倚音時,既然是作為一種裝飾音,就應該要輕,不要讓倚音喧賓奪主了!

  ***三***

  倚音是用來裝飾主要音的小音符。倚音有前倚音***包含單倚音、復倚音***、後倚音***包含單倚音、復倚音***。

  前倚音:記在主要音左上方的小音符叫前倚音。只用一個小音符裝飾原因者為“單倚音”,用兩個以上的小音符裝飾原音者為復倚音。演奏的時候,先吐出第一個倚音,再過渡到其他的音。

  後倚音:記在主要音右上方的小音符叫後倚音。只用一個小音符裝飾原因者為“單倚音”,用兩個以上的小音符裝飾原音者為復倚音。演奏的時候,在原音即將結束時帶出後倚音,後倚音不用吐奏。若遇到與原音同度的倚音,可用疊音或打音的方法,將倚音和原音區分開。

  注意事項:

  1、在演奏的時候,時值要短促,不能增加原拍子的時間。

  2、倚音吹奏速度的快慢應根據樂曲風格速度等要求靈活掌握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