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樂理基礎知識

  今天小編我就來和你們講一講關於,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具體的知識和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們能有幫助!

  一:目的及意義

  基礎樂理是對樂譜上的符號及一些相應的概念性名詞,如何體現作為音樂的音及其關係的理論闡釋,或換言之就是解釋樂譜為什麼要把音樂這樣記錄下來的理由,以及記錄樂譜所必要的國際通用的規範。

  高中階段學習和掌握基礎樂理的必要性就如同學習語文的識文斷字。只有在真正瞭解每個字正確的書寫方法又明白了字詞和句子的含義後,才能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誦與完整無誤的聽寫。學習音樂基礎樂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音樂學習者在掌握這些音樂最基本的技術元素,及其基本組合運用產生的音響效果後,能培養起他們的“音樂感覺”,就象懂得了識文斷字後,不僅能在閱讀中欣賞和感受到詩詞美文的妙處,甚至能用動人的文字將內心的思想情感的體驗或衝動表述出來一樣。具有“音樂感覺”的人也是如此,學生們通過學習,不僅能將看到的樂譜或聽到的音樂,通過想象與自己的思想情感體驗相聯絡,從而加深對這個音樂作品的理解,並作為一種新的詮釋和再創造,轉化應用於自己的演奏或演唱,甚至能自如運用音符感人地宣洩和傳達自身心靈深處的情緒波瀾。

  二:有針對性的設計

  針對高中階段學生在音樂課中的課程研究不難發現,傳統樂理課重概念輕實用。大多數學生在脫離實際應用的理論中學習,這一問題不僅不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更直接地影響到其日後全面音樂基礎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所需能力的培養。理論學習必須縮短與實際作品之間的距離。因此,應一改以往樂理教學中以概念為主導的作法,以大量的同學們喜歡感興趣並樂意主觀接受的流行音樂作品為例項,詳細講述其實用型樂理的技術化應用,使學生一目瞭然在實際作品中輕鬆地找到所學的理論答案且牢記不忘。

  另外課程的設計需要加強“音樂性”。課程中所採用的供學生聆聽的音響,來源於日常實際流行音樂中的樂器演奏或人聲演唱。尤其是貼近學生們熟悉喜歡的聲樂作品,而不僅僅是單調的鋼琴。他們將在直接感受和領略音樂美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體會並掌握那些音樂最基本的技術元素,而不會把基礎樂理知識學習的過程停留在全是鋼琴,以及一些聽不懂音樂轟隆隆的混響,那樣音符像糖葫蘆堆積成串的繁難計算中。

  賦予了“趣味性”的音樂課程,能科學地規劃教學進度和每個新內容的課時,同時根據高中學生的特點設計出不同的實踐化很強的聯絡方法,結合活潑生動的教學手段,用通俗易懂的流行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進入新的學習環節,使教學內容在他們的興趣昂然中潛移默化地進入腦海。

  三:增強創造意識

  音樂本身就是富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藝術,高中階段學生有很多特殊的敏感期,可能還存在創造的敏感期。這些青少年知識水平可能不如成年人,可感受力、想象力恰是一生中最旺盛的,決定了他們有著驚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學以至用與活學活用中讓每個音符都成為孩子們自己心靈真實傾訴的聲音。

  高中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的藝術實踐過程。因此,在所有的音樂教學活動中,都應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意識,重視藝術實踐,將其作為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和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

  高中音樂課程的基本任務,是提高每個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因此,高中音樂課的樂理教學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高中音樂課程在提高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還要為具有音樂特長、對音樂有特殊愛好的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樂課的內容應該體現多樣化及可選擇性的特點,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

  另外,高中音樂課程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和反映近現代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音樂作品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