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花吉他獨奏譜武士桑

  人有相思,花有百嬌,這一切都抵不過它用吉他彈奏的曲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思花吉他獨奏譜,供大家參閱!

  相思花吉他獨奏譜

>

  代表相思的花

  薔薇 愛的思念、你的一切都很可愛

  彼岸花 悲傷的回憶 別名也是曼珠沙華***日本***

  相互思念 別名就是曼陀羅花***韓國***

  指項花 深深思念

  勿忘我 永誌不忘、摯愛堅貞、友誼萬歲、永遠思念

  夕霧草 熱烈思念、一往情深

  鷺鷥草 連夢裡也思念著你

  三色堇 思念

  秋海棠 深深思念

  古代代表相思的花

  連理枝與並蒂花

  與國外以玫瑰為代表的諸多花卉用來表達愛情的象徵意義不同,傳統上中國很少用一種特定的植物來表達愛情。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中國古代講究門當戶對,為人父母者,但憑媒妁之言便締結兒女姻緣,而於愛情,則視作男女之大防。因著古來的風氣若此,愛情的產生便缺乏社會基礎。雖在詩文、戲曲中,亦有描摹相戀、相思的筆墨,然而終究被斥做淫詞豔曲,與普通人的生活距離便顯得有些遙遠了。於是古代的愛情,更多的是用來表達夫妻之情,比如《搜神記》裡,宋康王奪取韓憑之妻不成,韓憑夫婦雙雙自殺後,懷恨在心的宋康王故意不將他們合葬,而是把這對夫妻的墓冢埋在相向對望的位置。一夜之間,兩墓邊上長出了梓樹,兩株樹枝幹合抱在一起,樹根盤錯纏繞,這便是連理枝的由來。

  連理枝現在也用來比喻至死不渝的愛情,而最初在這個故事裡,是表達對於夫妻情義的讚美。並蒂花所象徵的,也是同樣的意象。也許婚姻是古代人對於愛情的理解,以及基於這個基礎之上,所能做出的最真摯的承諾。於是從這個角度來說,像連理枝、並蒂花這樣虛化的物象,並不特指某種具體的植物,只要符合枝幹綢繆、花開並蒂的形態,便是愛情的象徵了。而並蒂花中,以並蒂蓮、同心蓮、並蒂芙蓉最為著名,乃是因為“蓮”諧音“憐”,“芙蓉”諧音“夫容”的緣故,在六朝詩歌中,用這樣的諧音來代指夫妻之間的並影同心,是尤為常見的。

  芍 藥

  除開連理枝、並蒂花這些並不特指某一種植物的意象,芍藥在詩文裡的出現,有時也會被視作用來隱喻愛情。究其淵源,則是本於《詩經•鄭風》裡的《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水和洧水是鄭國的兩條河,當此《詩經》中的時代,鄭國的士女有著三月上巳節在溱水、洧水邊上祓褉的習俗。所謂祓褉是指除拂不祥,而在三月的好天氣裡,自然也帶有踏青的情懷在裡頭。

  詩裡的情景,就發生在一年中這最為明朗的一天裡,有著輕快的流水聲,花草也開得最為繁盛。那句“且往觀乎”,若寫成白話文,一定得是“去看看嘛”才行,分明是女孩子撒嬌的口吻,於是才有了下句中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男子到底不忍拂了佳人的興致,雖然嘴上說著已經去過了,終究還是一同前往。《詩經》裡收錄的情詩並不少,然而對話如此輕鬆嬌俏,《溱洧》是絕無僅有的。

  贈送芍藥的情節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出現了,彷彿好風物的時節裡,如同水流花開一樣自然而然。《韓詩外傳》裡說:“芍藥,離草也。言將離別,贈此草也。”於是芍藥便有了離草的別名。可是韓嬰的解釋並不確切,詩的結尾並沒有離別的氣氛,而只見興之所至,折花持贈的雅意。到了清代的馬瑞辰,則在《毛詩傳箋通釋》裡認為古代“芍”與“約”同音,在詩裡便用來指代愛人之間的約定。

  若是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這首詩裡出現贈以芍藥的場景很有不合理之處。芍藥的花期很晚,五六月份才開放,《詩經》時代的上巳節則在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於時令來看,花期是合不上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乃是因為秦漢之前沒有牡丹之名,所以牡丹和芍藥同被稱為芍藥。後來為了加以區別,又把牡丹稱為木芍藥。要到南朝謝靈運的時代,牡丹作為花名才開始在詩文中出現。所以從花期來判斷,《溱洧》裡提到的芍藥,應是如今的牡丹。

  同為芍藥屬的植物,牡丹和芍藥外觀相近,很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大致來說有三點,一為牡丹是木本植物,莖杆為木質,芍藥是草木植物;二為葉片的區別,牡丹葉前端是分裂的,而芍藥葉前端較窄,不再分裂;三為花期的先後,牡丹農曆三月開花,有著“穀雨三朝看牡丹”的說法,上巳節正是牡丹最為繁盛之時。而芍藥的花期,則要遲至立夏了。“立夏三照看芍藥”,便是芍藥花期的註解。

  

看過相思花吉他獨奏譜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