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克里裡學習中的錯誤觀點

  音樂學習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1.“偉大的音樂家都是有天賦的”這一個最常被說起的荒唐的說法,是絕對錯誤的說法。而且對那些付出辛勤勞動並克服了無數困難才取得成功的吉他手來說,這樣的說法簡直是沒有道德。事實上,有很多音樂家,甚至是那些音樂界的傳奇人物,在他們音樂生涯的某個階段都會遇到非常低落的時期,他們走出困惑所付出的努力恐怕他們自己都無法想象。

  那麼他們是怎麼做的呢?很簡單。偉大的音樂家都有著同樣的東西:一個願望,耐心,還有實現願望的堅定信念。你可以把這些稱為“天賦”,但它們不是與生俱來的,況且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能力做到的。

  2.“我開始彈琴太晚了”

  錯。對任何形式的藝術的追求都與年齡是無關的。當然,確實有一些神童們在很幼小的時候就拿起了樂器,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驚人的演奏家。但是,還有更多的音樂家是在人們認為很“晚”的年齡才開始學習樂器的。我指的不是那些酒吧裡的吉他票友們。偉大的WesMontgomery,我當作爵士吉他教父的人,是19歲開始學習吉他的,在他演奏生涯的前幾年,他一直沒有被認為是有天賦的,因為他是一個音都不差地模仿CharlieChristian的solo,另外他在彈琴的同時還要去作兩份艱苦的工作來養活一大家子人。Wes的經歷為我們粉碎了前面兩個傳言

  還有,Wes所模仿的人--CharlieChristian是從17歲才開始彈吉他的,但只用了僅僅六年的時間就影響了整個爵士音樂的歷史。

  3.“對樂理知識的匱乏使我無法進步”

  嗯,你的意思是說和Wes、JoePass和JimiHendrix一樣無法進步嗎,還有GeorgeBenson和B.B.King,他們也是無法提高的嗎?象這樣的吉他手我還能舉出很多很多。

  也許我們該重新定義“音樂理論”這一詞彙,這些吉他手雖然嚴重的缺乏課堂上所能學到的試唱讀譜等技能,但他們的演奏經驗和感覺彌補了缺陷,這些經驗成為了他們自己的“理論”。我想對於技巧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我並不是說可以不去學樂理和演奏技巧,只是想讓大家不要太過於強調音樂理論。

  4.“我實在是沒有足夠的時間”

  這句話和前面幾種說法比起來更象是掛在許多學生嘴邊的一個口頭禪。這也是錯誤的,你不可能沒有時間。如果你真的喜愛音樂和吉他,真的想成為一個好的演奏者的話,你一定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的,你會推掉一些無意義的約會,停止做一些無聊的事情。要相信,你在吉他上所付出的時間一定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快樂的。

  尤克里裡學習注意事項

  尤克里裡練習中哪些因素要考慮

  左手拇指的位置、手指按弦位置與音品之間的距離,在不同弦上轉換時,左手手掌、手腕、手臂的移動及變化,按弦的手指是否做到了使用合適力量,是否放鬆,不按弦的手指的位置,手指形狀,它們的預備動作、身體的其它部位是否有因為練習而帶來的緊張感、按弦手指移動時是否有多餘的動作,是否考慮到了手指移動時的經濟性、在什麼時候做這樣的練習更合適、建議在每次彈琴之前先做這樣最基礎的一些練習。使用什麼樣的速度做這樣的練習最有效果、練習中每個音的發音,音色、時值、連線;增加揉絃動作及右手的動態變化等。

  問題解決方法

  克服左手侷限

  一般人都知道左手的靈活性與右手相比有些侷限,所以左手的放鬆鍛鍊是非常重要的。左手從任一弦一品開始作半音階上行,左手每個手指先實按弦把音彈響。再在同樣的位置虛按【即把手指輕輕的放在弦上並不要按在品上】這樣右手彈弦得到是一個燜音,注意此時左手手指是相當放鬆的,體會這種放鬆的手感並且把實按的手感與之統一起來,這樣左手的壓弦手感逐漸接近虛按的手感變的放鬆起來。然後左手各指做實音和虛按燜音的交替半音階練習並把此練習移到各弦各品。

  揉弦練習

  正確的揉絃動作是——方式手腕手指要極其放鬆按在一點不動,手指順著琴絃方向做左右擺動【千萬不要垂直琴絃方向】。整個動作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不倒甕一樣,還有,揉弦要作為每日練習常練。從單音開始,還有雙音、三音的揉弦。開始練時揉絃動作作不起來,可以把左手手指儘量立起來放在右手手腕上練,然後在弦上練。

  輪指練習中的琶音練習

  大家常練的專案是對著節拍器由慢致快練輪指曲,但殊不知這種方法練的效果是聲音發薄,正確的練習步驟是必須要有半年以上的琶音練習作為基礎,開始一定要慢練,要求是音量平均、音色統一、音距相等。其練習的主要目的是訓練手指的獨立活動能力、音量、清晰度、顆粒度。換句話說,所謂的輪指只是右手各項基本功在同一弦上的最終體現罷了。

  注意事項

  其它你感覺需要注意的各種情況或變化性練習,很多東西看起來貌似很複雜,但當你把它們分解開來並一步一步地去掌握之後,感覺就都是很自然的習慣了——複雜的東西若真的能分解開來時,其實每一步都覺得變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