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習笛子才最有效果

  笛子是我國民族樂器中極具表現力的獨奏樂器,其優美的音色時而高亢嘹亮,時而動聽迷人,而且因為它體積小,便於攜帶,價格又經濟實惠,它是中國人民非常熟悉的民族樂器,在我國流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練習竹笛的四個要點

  如何才能學好竹笛這門藝術,怎樣做到把音樂中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色演奏無誤,本人總結了四個要點即眼睛到位、手指到位、耳朵到位、頭腦到位。四到位必須堅持協調並用的原則,共學習竹笛的朋友或學生參考。

  學習演奏音樂猶如學習開車,當汽車起步執行時眼睛一定要看到前進的路面,觀察汽車前方的一切,包括路況如何,有沒有行人,拐彎注意會車安全,減速、避讓、打方向等,該停則停,該慢則慢,平安、快捷地到達目的地。

  演奏音樂亦是如此,演奏前必須做到有的放矢,練習樂器過程中必須看清音符、動清指法、聽清楚音效、用腦判斷、分析演奏中有無失誤,有錯的地方就要找到原因,培養自我控制和糾錯能力,做到練習笛子眼、手、耳、腦並用。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視窗,人在接觸新生事物時,首先都是用眼睛來觀察是世界,當你拿到一首新樂曲來學習演奏時也是如此,眼睛看清楚樂譜的每一個地方至關緊要,所以我認為四個要點中眼睛到位為學習笛子的第一要點。只有眼睛到位,看清楚樂譜的所有,包括音符的高低、長短、強弱,有無裝飾,什麼樣的演奏法,有無演奏的標記、換氣記號等等,才能吹準樂曲,當拿到新樂譜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每一個音符,每一個記好,把譜子弄明白,搞準確後再動氣下手練習,速度放慢到能夠連貫吹奏樂句為上。

  練習笛子的第二個要點,就是要手指到位,當眼睛看清了樂譜之後,手指一定要跟上思想,按照樂譜提示進行吹奏。笛子的音樂是通過手指按孔來演奏音符的,指法、手指的力度、靈敏度、滑音的劃跡都是用手指來實現的,所以演奏者手指的基本功不得力,就無法表達吹奏的效果。

  第三個要點就是耳朵到位,在吹奏的同時耳朵最為重要,邊吹邊聽,把眼睛看到的樂譜和所吹奏的聲音是否一致,效果是否達到樂譜標記的要求,效果對了就多吹幾次,一直吹熟練為止。如果不一致那就需要用第四個要點——腦子到位,腦子到位就是把耳朵聽到的和所看到的樂譜有無差別,包括笛子吹出來的音色、換氣等等都需要用腦子來判斷與分析。對了就多吹幾遍,錯了就要分析是錯在哪裡,是音高吹錯了還是節奏錯了,是連斷沒有分清還是裝飾音沒有吹到位,找到了原因然後放慢速度,一個個音符、一個個樂句“細嚼慢嚥”,

  反覆練習,直到每個音符、每個節奏吹奏得清楚,每個裝飾記號、每句旋律表情表達準確為止,這樣才能練習好每一首樂曲,循序漸進,久而久之,自然成就大器。

  學習竹笛的好處

  一、竹笛可以鍛鍊肺活量

  竹笛多使用腹式呼吸。它和瑜伽,太極拳的吸氣運氣的位置相同,並且它是很快的吸氣,很慢的吐氣,類似中國古代傳統的調息法——吐納。竹笛可以調整大家的呼吸,學習控制自己的氣息對身體大有好處。

  二、竹笛是動手,動腦,用氣的好樂器

  一般很多樂器只需要動手,動腦子,但是竹笛因為要靠氣息去控制音的音色,高低,平穩,因此,練習的竹笛的孩子會手指更靈活,腦袋更聰明,身體更好。

  三、竹笛價格低廉

  一般一隻笛子上百元左右就可以買到,如果是專業,系統的學習,幾百元就可以買一支學習,雖然笛子有很多,每支調式不同,但是初學只要先買一支笛子就可以開始學習。

  四、竹笛小巧,攜帶方便

  出去考級,演出,或者出去旅遊,出遠門,不需要帶著笨重的琴,只要有個簡單的裝笛子的笛包就可以擰著走了。

  五、學習竹笛有個特點:一定要細心,還要耐心

  吹笛子,千萬不能著急,因為一著急怎麼都吹不好。而且要細緻的慢火加工,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這也是精髓之處——從容,自信,細緻的完成自己手中的事情。不可急躁盲目的去做事情。

  六.優質美育

  竹笛屬於高雅傳統樂器,它可以吹各種中外名曲,能夠更好的學習審美,感受不同風格,不同型別,不同地域的音樂特點,極大的豐富,開拓了視野。

  七、融會貫通

  吹奏樂器都有相通之處,但是吹好笛子是有些難度的,可是吹好了竹笛,蕭,巴烏,葫蘆絲,壎,排簫,還有小學時用到的學生豎笛都會吹了。這是正常的,因為這些樂器都是一樣用氣,技巧完全一樣,只是指法有點小小不同。

  笛子的基本構造

  笛子採用的竹子在陰乾以後基本上要經過裁料、上漆、鑽孔、校音、纏線、刻字等工序。笛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笛身上往往刻有唐詩以及製作者的名稱。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

  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

  笛塞 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裡。

  笛膜 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

  笛孔 分為吹孔、膜孔、音孔。

  海底 又稱笛腦,是由笛塞內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內膛,它阻止氣流向上,使口風向下流動,集中發音。

  纏絲 使用絲絃,纏於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 道,起保護笛身以免炸裂的作用。

  飄穗 繫於助音孔上的裝飾品,通常用絲帶編成。

  鑲口 通常在笛身左端***或兩端***鑲以牛骨或象牙,稱為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