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挑選琵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一把外觀既典雅,音響又較好的琵琶,是練習琵琶演奏或上舞臺演出者們的追求和希望。那麼,我們在購買琵琶時,就須看看它的外形,再聽聽它的音響,怎麼來挑選琵琶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挑選琵琶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挑選琵琶的方法:覆手

  覆手的材料現在都用竹質的,過去也有用象牙牛角、紅木、紫檀木等材料的。挑選時可看覆手的尺寸及粘附面板面積是否合適。覆手的位置越偏上,琵琶的音量會越大,但音色易發空,弦的有效弦長會縮短,弦的張力不夠。覆手位置偏下,則反之。所以,一定要粘在最佳位置上。覆手的上口的厚度要稍薄一些,纏弦側可稍厚些,子弦側宜稍薄些。覆手的子弦左側開的槽不要太窄,太窄會在換裝絃線時讓子弦過不去,也就失去開槽的目的了。同時子弦左側開的槽線的底部還須用刀做倒角,如沒倒角和做的光滑換弦仍會不方便。

  挑選琵琶的方法:面板

  挑選琵琶時,看琵琶面板的材料和質地非常重要。面板材料要泡桐材料的。泡桐的質地要選鬆、直紋距離合適又平均、且有細小的橫紋的。

  挑選琵琶的方法:珍子***絃軸***

  在挑選琵琶時,注意琵琶的珍子做得是否密縫、不 搖動這一點非常重要。珍子的材料有白牛角、黑牛角、象牙、紅木、紫檀等。 琵琶珍子一般會出現珍子和琵琶弦槽的大小兩個圓孔的接觸不密縫現象。弦槽上插珍子的大小兩個圓孔和珍子接觸都要非常密切,如有一頭不密切,就會出現“炸軸”和“跑音”現象。挑選時可用手輕輕搖動珍子,看看是否有搖晃等現象。琵琶珍子的造型有很多種,這就要看各自的喜好了。

  挑選琵琶的方法:音響

  琵琶的聲音有“尖”、“堂”、“鬆”、“脆”、“爆”的術語。尖是指在高音區的發音非常明亮;堂是指在低音區的發音特別洪亮;鬆是指在彈弦發音時反應很靈敏,彈弦後的餘音強而較長;脆是指在發音很清脆;爆是指發音堅實而有份量,富有鏗鏘的金石之聲。“爆”的音色的琵琶缺點是:餘音較短。優點是:富有金石之聲,噪音較小,樂音送得遠,在合奏中不易被其他樂器吃掉; “鬆”、“堂”音色的缺點是:在合奏中易於被其它樂器吃掉,樂音傳送得不遠,易聽到噪音。優點是:餘音較長,上把區域,特別是低音區的發音洪大,近聽時,音量洪亮;“脆”、“尖”音色的缺點是;低音上把音區的發音厚度與濃度不夠。優點是:中、高音區,中把、下把位的發音較好。 那麼,有人會問,有沒有集“鬆”、“堂”、“尖”、“脆”、“爆”於一身的琵琶呢?我說這是我們在挑選時的目標。但是同時具備五種音色的琵琶確實比較少。因為如音量較大的琵琶一般音色就相對差一些,音色好一點的琵琶,音量大都就會小一些。這好象是互相矛盾的。同時,也是在製作上應於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