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藥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雖然中藥大部分是天然藥物,但其實中藥也有副作用的,比如有人喝中藥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吃中藥拉肚子的原因

  一般人,尤其是腸胃功能不太好的人在服用具有清熱、滋陰、瀉下、理氣或者藥性偏寒的中藥都會有輕微的瀉下症狀,這是正常現象,只要拉肚子不嚴重都可以不用擔心。

  如果你吃的是清熱解毒的中藥,拉肚子對你有益處,反之應即刻停止用藥,觀察12小時後再決定是否就醫。身體有內火,如熱感冒、心煩或長青春痘而吃中藥引起的拉肚子,這是中藥的藥性把體內的熱氣往下引而排出,起到洩火的作用,是不用擔心的。

  1、服藥期間食用了與藥物相剋的食物,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等類似中毒是症狀。具體不能吃哪些食物是要看配方中的藥物性質所決定的,服藥之前要諮詢醫生到底哪些食物是不可以吃的。

  2、藥量過量。中藥治病徹底這點人盡皆知,不過醫生的治療水平也決定著患者的健康程度,有些醫生經驗不足,下藥的時候藥量超標,就容易導致患者喝中藥拉肚子。

  3、喝了過涼的藥物。很多人在藥液並沒有完全熱透的情況下,著急服用,這樣就會造成冰涼藥液對於腸胃的刺激,引發腹瀉。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就應該重視中藥水煎劑的儲存和再次服用方法,保證藥效得到最佳的發揮。

  4、過敏體質。如果你對中藥複方湯劑或者中成藥中的組分過敏的話,那你應慎用該藥,如果用了就會出現各種過敏反應,包括腹瀉。

  所以,在喝中藥的時候要注意正確的服用方法,才能起到最佳藥效。吃中藥的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

  吃中藥的注意事項

  1、喝中藥,請在飯後30-60分鐘服用為宜,這樣可以避免中藥成分對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藥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漿,以免中藥成分與茶的鞣質、咖啡因及蛋白質等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但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藥後有不舒服或腹瀉等現象,請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絡。感冒咳嗽者,請停服湯藥。

  4、如果覺得口味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中醫專家表示,引起腹瀉的中藥主要為瀉下藥。以下這6種中藥吃了會拉肚子,一起來看看。

  6種中藥吃了會拉肚子

  1、大黃

  大黃所含結合蒽醌為瀉下主要成分,能刺激大腸,增加蠕動而排便,其作用緩和,服後6小時左右排下稀便或軟便。由於鞣質所致,瀉後有便祕現象。

  2、番瀉葉

  性味甘苦寒,具有瀉熱通便功效。其所含蒽醌類衍生物有瀉下作用,服後常伴有腹痛,般服後3小時即可瀉下次。

  3、火麻仁

  性味甘平,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現代研究認為,本品含脂肪油約30%,又含揮發油、維生素B1等,有降壓作用和滑潤緩瀉作用。

  4、郁李仁

  性味辛苦甘平,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本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揮發性有機酸及油酸等,具有潤滑性緩瀉作用。

  5、牽牛子

  性味苦寒,有毒,具有瀉下去積功效。牽牛子對人體有毒性作用,但不大,大量服用除可引起嘔吐、腹痛、腹瀉與粘液血便外,還可刺激腎臟引起血尿。

  6、巴豆

  性味辛熱,有大毒,峻下寒積,盪滌胃腸沉寒痼冷、宿食積滯,藥力剛烈,有斬關奪隘之功。其瀉下作用主要是由於巴豆油在腸內遇鹼性腸液,析出巴豆酸,刺激腸道,使分泌和蠕動加強所致。

  因此,本身腸胃不好的人要慎用以上中藥,以免發生腹瀉。那麼腸胃不好可以吃中藥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腸胃不好可不可以吃中藥

  專家表示,腸胃不好可以喝中藥,但是注意一定要對症下藥才行,要知道腸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而治療疾病的中藥也有很多,如果沒有找準病因就隨便吃藥的話不僅不能治好疾病還會導致疾病加重。

  比如說類似苦寒類中藥,這樣子的中藥就是非常不適合腸胃不好的人吃的,如果腸胃不好的人吃這種苦寒性的中藥不會加重腸胃不好的嚴重度。

  腸胃不好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藥,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腸胃不好是慢性的,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主要靠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得到改善。

  從生活作息上做起,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嚴格遵守。戒菸、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可樂,雪碧***、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是最傷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惡寒,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食物以溫熱為最佳。

  腸胃不好的人飯後不能馬上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運動,這樣對消化比較好。任何時候都不能劇烈運動。


吃中藥拉肚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