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手心發熱什麼原因
中醫上認為手心熱主要是由於陰虛所生內熱,是虛熱。很多寶寶都有這種手心發熱的現象,那麼寶寶手心發熱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隨一起來了解下吧!
寶寶手心發熱的原因
1、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血液迴圈加快,身體產熱增多而需要通過體表散熱,可感覺體溫偏高及手心溫度偏高。在發熱時更明顯,沒有其它不適,可以是正常生理現象。
2、如果孩子在不活動的情況下,也是這個樣子,應該看看孩子穿的衣服是不是太多。如果穿的衣服也沒有問題,應該給孩子測體溫是不是正常。如果體溫正常,就沒有問題,要注意給孩子補水,同時要檢查是否缺鈣。
3、寶寶上火症狀,出現手心熱,小便黃,屬內火過剩。
4、寶寶積食,寶寶胃先天不足,有些父母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總是給孩子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從而進一步加重了脾胃負擔,造成飲食停滯、積久化熱,從而出現手足心熱、腹部發熱、腹脹的現象,這樣的孩子還常伴有食慾不振、大便乾結、舌苔紅、口味異常等症狀,但一般測體溫正常。
5、血虛陰虧,手足發熱。其原因多由於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後,失於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復而致。這部分小兒常表現為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乾舌燥,午後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祕結。
小兒手足心發熱,以疳積脾虛引起的多見,絕大多數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定數量的富有營養的食品,讓小兒多晒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以促進體質的恢復。
寶寶手心發熱的調理方法
專家表示,人各不同,體質各異,如氣虛、陽虛、陰虛、氣鬱等。手心腳心發熱,通常伴有口乾、舌紅等症狀,屬於典型的“內熱體質”。
每種體質的人有相應的飲食禁忌,如果能夠對症享受美食,對健康會大有幫助。從臨床看,脾胃虛寒、內熱體質的患者較多,這兩類體質的人在夏季食品的選擇上應有所區別。
內熱體質的人動則汗出,怕熱,口乾、喜熱飲、手心腳心熱、舌紅、大便乾燥。有類似狀況的人可以適當吃些涼性的東西,也可以吃一些偏冰涼的食品,但不太適合吃生薑、辣椒、花椒、胡椒、肉桂、小茴香、蠶豆、香菜、羊肉、狗肉等。
脾胃虛寒的人睡覺喜蜷臥,周身怕冷,愛出汗,容易肚子疼,大便多為稀便,舌質淡白。這些人即使在夏季應該少吃上面提到的寒涼之物,多吃溫熱的食物,如生薑、南瓜、大蔥、洋蔥、大蒜、韭菜、胡蘿蔔、荔枝、桂圓、蓮子、大棗、糯米、胡桃仁、牛肉、雞肉、鴨肉、鵝肉、蝦、鯽魚、鱔魚和鰱魚等。
寶寶手心發熱的食療方法
陰虛體熱者,可服用沙蔘麥冬湯,即用玉竹10克、天花粉15克、沙蔘15克、麥冬15克化裁煮水煎服,食療方面還可吃百合銀耳冰糖羹,即百合30克、銀耳30克、冰糖若干煮成的羹。
如果出現腹脹、反酸、噯氣、大便乾燥等胃腸道症狀,則是脾陰虛,可用生地20克、石斛10克、淮山20克、沙蔘15克、麥冬、太子參15克化裁煮水煎服。
如果出現心悸、失眠、心煩、易怒,則是心陰虛,可服用補心丹,即當歸10克、生地20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酸棗仁10克、遠志10克、沙蔘15克、丹蔘10克、太子參15克化裁煮水煎服。
如果出現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則是腎陰虛,可服用六味地黃丸,即熟地20克、丹皮10克、淮山20克、黃肉10克、澤瀉10克、茯苓10剋制成的藥丸。
寶寶手心發熱的注意事項
1、保持屋內的溼度和溫度
寶寶好動愛出汗,所以如果寶寶是在室內活動,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不要讓屋內太熱。此外,還要注意及時給寶寶補水,這樣就不會容易上火。
2、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多
因為小兒處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新陳代謝特別旺盛,加上小兒喜歡運動,如果穿得過多就容易出汗,出汗時毛孔大開,若遇到冷風,很容易造成感冒。而寶寶適當地少穿一些,感覺有些冷,全身的毛孔都是收縮、緊閉的,運動後也不容易出汗。由於毛孔都處在緊閉狀態,冷風很難入侵體內,對身體的傷害不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