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如何治療呢

  感冒咳嗽是常見的一種疾病,為了自己的免疫系統考慮,還是能不吃藥就不吃藥。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風熱感冒的治療,希望對你有幫助。

  風熱感冒的治療

  風熱性感冒。症狀為發熱重,惡寒輕,頭痛宜脹,咽喉紅作痛或者脹痛,或口乾欲飲,咳嗽,咯痰黃稠。這時應該選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翹解毒丸等,不能選用九味羌活丸、參蘇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誤用會引起體溫升高,咽疼加重。

  中醫藥方治感冒

  ***一***

  【辨證】陰虛外感。

  【治法】養陰清熱,宣肺解毒。

  【方名】藍地湯。

  【組成】板藍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葉20克,桔梗15克,蟬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程光正方。

  ***二***

  【辨證】溼邪犯表,內阻脾胃。

  【治法】芳香化溼,發汗解表,理氣健脾,調整胃腸。。

  【方名】藿樸三仁湯。

  【組成】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孫克勤方。

  ***三***

  【辨證】外感風寒。

  【治法】辛溫解表。

  【方名】荊防排毒湯加減。

  【組成】荊芥10克,防風10克,桑葉9克,豆豉12克,羌獨活各10克,前胡6克,陳皮6克,薄荷6克***後下***,鮮姜2片,杏仁10克,蘇葉9克,焦枳殼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施聞雞方。

  ***四***“寒包火”內熱外寒型感冒

  “感冒合劑”具體方藥如下:

  炙麻黃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生甘草5g。

  柴胡10g 黃芩10g 板藍根15g 銀花20g。

  羌活10g 蘇葉10g 薄荷6g。

  常備治療小兒感冒的中成藥

  *** 1 ***回生救急散:簡稱救急散,大瓶重3 克,小瓶重1 。 2 克。該藥具有清熱解表、鎮驚化痰的作用。適用於小兒內有積熱、傷風感冒引起的身熱無汗、咳嗽痰盛、咽喉腫痛、大便祕結、小便黃赤、煩躁不安,甚至驚風抽搐等症。是治療小兒感冒發熱的常用成藥。尚可用於流感、肺炎喘嗽、隱疹不透、急熱驚風等症。每服0。6 克,日服2 次,溫開水沖服。週歲以內小兒酌減。

  *** 2 ***小兒至寶錠,簡稱至寶錠,是治療小兒感冒挾滯的常用成藥之一。該藥能夠清熱導滯、祛風化痰。適用於外感風寒、停食停乳引起的發熱、咳嗽痰多、嘔吐噁心、不思飲食、大便酸臭、手心發熱、煩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蜜丸,每丸重1 。 5 克,每服1 丸,日服2 次,焦三仙煎湯或溫開水送下。週歲以內小兒酌減。

  *** 3 ***牛黃鎮驚丸:是治療小兒感冒挾驚的主要成藥之一。為蜜丸,每丸重1 。 5 克。該藥具有清熱鎮驚、散風化痰的功能。適用於小兒素有內熱、感受外邪、痰熱內閉引動肝風所致的頭痛無汗、高熱不止、痰涎墮盛、氣促作喘、煩躁不寧、睡中驚惕,嚴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 丸,日服2 次,薄荷煎湯或溫開水送下。週歲以內小兒酌減。

  *** 4 ***香蘇正胃丸.又叫香蘇正胃丹。亦為蜜丸,每丸重1 。 5 克,是治療小兒暑溼外感兼挾傷食停乳的常用成藥。該藥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滯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節貪涼飲冷所致的發熱怕冷、嘔吐、腹瀉、不想吃飯、尿少、腹痛、腹脹等症,均可應用。每服1 丸,日服2 次;用溫開水送服。週歲以內小兒用量酌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