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症的臨床表現

  兒童孤獨症有什麼表現?患了兒童孤獨症的孩子總是讓人那麼的心疼,他們不喜歡與人溝通,總是沉溺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裡。兒童孤獨症有什麼表現呢?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

  兒童孤獨症病因

  1、遺傳學因素

  研究發現,單卵孿生子的同病率高於雙卵孿生子。孤獨症的單卵雙生子同病率為82%,雙卵雙生子同病率為10%。患兒家中有孤獨症患者的較一般家庭中多,孤獨症同胞及雙親的存在類似的認知功能缺陷和特定的人格特徵,這些都表明孤獨症的發病存在遺傳學基礎。

  進一步研究發現諸如脆性X染色體綜合徵、苯丙酮尿症、結節性硬化以及Rett綜合徵等遺傳性疾病的症狀與孤獨症有關。但多數孤獨症患兒並沒有上述遺傳性疾病。有關研究發現,病因可能與其他有關染色體和基因異常,來自母親的15號染色體長臂、X染色體、7號染色體長臂區域的異常被認為與孤獨症有關,其中15號染色體長臂部位,被認為與閱讀障礙有關,而閱讀障礙也是孤獨症的表現之一,因而受到重視。進一步研究發現孤獨症不符合單基因遺傳的特徵,多基因遺傳的可能性較大;

  2、生物學因素

  患兒具有圍生期損害史者較正常出生嬰兒多,包括先天性風疹、鉅細胞病毒感染、早產、難產、產傷、窒息等。孤獨症患兒發生癲癇者較多***10%-15%***,腦電圖多有異常。研究發現,患兒左顳葉角部擴大者較多,提示大腦中顳葉可能有病變存在。

  由於在孤獨症兒童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率較高,T淋巴細胞亞群也與正常人群有差別,提示孤獨症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但是研究結果不一,在孤獨症病因學中的意義尚不明確。

  3、生化因素

  孤獨症患兒的多巴胺、5-羥色胺可增高,血漿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經遞質異常,但缺乏特異性;腦組織發現小腦部位有神經細胞遷移的異常,浦肯野氏細胞數量的減少。另有研究報告孤獨症可能與大腦邊緣系統、杏仁核、海馬迴有關。還有研究認為孤獨症與其出生後第一年內的腦生長速度過快有關。

  兒童孤獨症常見的表現

  1.與周圍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獨症患兒不同程度地分不清親人或陌生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不望對方的臉,迴避眼光的接觸。喜歡獨處,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對生活環境要求刻板,傢俱的移動,以至飲食起居的改變都會引起他們情緒變化,比如:發怒或恐慌,有些患兒嚴重得甚至連吃飯時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麼地方,甚至上廁所用哪個便池都不能改變。

  3.言語障礙,兒童孤獨症患者多言,但領會能力低,常用詞不當。發音不正,發出怪腔怪調。

  4.孤獨症患兒常坐不住,活動過度,以腳尖走路。他們的注意力分散,習慣東張西望,或作伸頸、裝相等怪異姿勢。

  診斷兒童孤獨症的方法

  1.對人普遍缺乏情感反應,嚴重影響社會性相互作用;

  2.語詞性和非語詞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動嚴重減少;

  3.刻板、重複或儀式性行為,嚴重約束生活活動。通過治療,可減少行為症狀、促進發育,常見的治療方法有:遊戲、擁抱、家庭、藥物療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