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睡著了吐奶怎麼回事

  小孩子吐奶是引起父母們的注意,但又不知道為什麼如何處理這個突發狀況,接下來小編來告訴你怎麼做。

  寶寶吐奶,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道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病理性原因

  從病理性方面看,寶寶吐奶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寶寶感冒時,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時,會引發咳嗽等症狀。咳嗽會使得腹壓升高,也常常合併嘔吐的症狀。這個時候如果給寶寶餵奶,就非常容易出現吐奶現象。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吐奶,一般呈現噴射性並伴全身明顯中毒症,如發熱、抽搐、前滷膨隆等。外科疾病如先天性幽門肥厚、先天性腸施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引起的寶寶吐奶,一般還有體重不增、消瘦、大便異常等症狀。寶寶服用紅黴素、磺胺等藥物易引起嘔吐等。

  生理性原因

  1、寶寶吐奶的喉部原因:寶寶喉頭與大人相比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2、寶寶吐奶的胃部原因:寶寶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還比較鬆,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防止吐奶

  1、按需餵養

    現在有的媽媽在餵養孩子喝奶的時候,會規定具體的時間,可能是兩個小時喂一次,或者是兩個半小時喂一次,父母可能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在規律孩子的作息時間,其實不然,給孩子餵奶本來是件輕鬆的事情,為什麼一定要把它變得如此死板呢?媽媽們最好的做法是按需餵養,在寶寶餓了的時候就餵養他們,不要孩子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中,這樣會傷害到他們的腸胃,另外,按需餵養不僅僅是針對孩子,還包括母親,如果母親覺得奶漲,也可以餵養你的孩子,要是你的孩子已經吃飽了的話,那麼母親可以自己用手將奶擠出來,儲存在奶瓶裡,等到孩子醒的時候剛好就可以喝了,這樣可以防止母親因為奶漲而患上乳腺炎,促進媽媽乳腺的發育,奶水的分泌。

  2、哺乳姿勢

    母乳餵養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母親在餵養孩子的時候可以選擇合適的哺乳姿勢,這可以讓你和孩子都會感到舒適。在白天,母親可以坐著,然後抱著孩子在懷裡餵奶,讓孩子處於平躺,頭部略微向上傾斜的姿勢,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吐奶被嗆,另外也利於奶水的消化吸收。如果在晚上餵奶,母親可以讓孩子睡在床上,自己側臥著讓孩子喝奶,這樣的姿勢可以讓他們感到舒適,而且對母親而言,也方便看著孩子,照顧他們。當然還可以選擇抱著孩子的姿勢,但是要保證自己是清醒的,防止因為自己睡著導致孩子窒息。

  3、儘早餵養

    在孩子出生後,母親要儘快的哺乳孩子,因為乳腺剛分泌出的淡黃色初奶中含有大量抗體,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讓你的寶寶更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