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健康有哪些標準
心理健康教育對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什麼是心理健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什麼是心理健康,歡迎閱讀。
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既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心理、智慧以及感情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
現代健康概念,早已超出人們的傳統認識,它不僅指生理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完好狀態。即:身、心兩個方面。而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健康概念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隨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因素影響而不斷變化的。心理學家對心理健康的概念有以下幾種說法:
“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客觀環境具有高效、快樂的適應狀況。心理健康的人應保持穩定的情緒、敏銳的智慧,適應社會環境的行為。”
“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狀態,主要包括髮育正常的智力、穩定而快樂的情緒、高尚的情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諧和人際關係等。”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主要在這種情況下能作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
我們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對於環境及相互關係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適應。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慧、適應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氣質。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美國著名心理家馬斯洛為心理健康提出了9條標準:
1、對現實具有高效的率的知覺;
2、具有自發而不流俗的;
3、能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接受自然;
4、在其環境中能保持獨立,能欣賞寧靜;
5、注意基本的哲學和道德理論;
6、對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陽,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經常保持興趣;
7、能和少數人建立深厚的友情,並具有樂於助人的熱心;
8、具有民主的態度,創造性的觀念和幽默感;
9、能承受歡樂和憂傷。
心理健康的六條標準
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人的智力水平分為超常、正常、低常三個等級。人的智力主要由觀察、記憶、思維、想象、操作等能力所組成。
二、情緒穩定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情緒穩定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心情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動處於和諧狀態,快樂能使人積極向上、充滿希望。
三、意志健康 其表現為自覺性、果斷性、自制力。自覺性是指人在行動時意志自主自覺,與之相反的是被迫盲從;果斷性是指遇事能當機立斷,與之相反的是優柔寡斷;自制力指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言論和行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不感情用事。
四、行為協調 心理健康的人,言行舉止協調自然,有條不紊,落落大方。
五、友好交往 正常友好的人際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也呈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人在交往中獲得了友誼、愉快和滿足,從而會對生活充滿希望。
六、反應適度 反應是指人對外界刺激給予的應答。人的反應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敏感,有的遲鈍。正常的反應是既不過於敏感,也不過於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