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養生食譜推薦

  當今時代的女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少女人們通過吃養生食物來保證健康,也就是從食物中汲取營養,達到保健的效果。那麼女人養生吃什麼好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女人養生方面的食譜推薦,供大家參考。

  女性養生食譜推薦

  番茄雞塊

  材料:雞胸肉300克、土豆1個、柿子椒1個、辣椒1個、番茄3個、鹽、五香粉、料酒。

  做法:

  1.雞胸肉清洗乾淨切成塊,在雞胸肉上抹上鹽、五香粉、料酒一起醃製。

  2.番茄用開水汆燙一下直接去皮,切碎之後入鍋熬成番茄醬備用。

  3.土豆去皮清洗乾淨,然後切換成小塊,柿子椒、辣椒切小菱形塊備用。

  4.雞塊下鍋煸炒八成熟盛用來備用。

  5.土豆塊下油鍋煸至八成熟,加入少許清水蓋鍋蓋燜至土豆變沙變軟。

  6.倒入番茄醬、柿子椒、辣椒塊迅速翻炒即可。

  清蒸鱸魚

  材料:鱸魚一條約1臺斤、姜3~4片、調味料為鹽及米酒各少許。

  做法:

  1.鱸魚去除內臟然後清洗乾淨,在魚肉上抹上少許鹽分及米酒醃幾分鐘。

  2.姜帶皮清洗乾淨直接切片或切成薑絲,鋪於魚上,放入電飯鍋蒸即可。

  這幾道女性秋季養生食譜製作方法很是簡單,秋季養生美味飲食可很是關鍵

  蓮子百合煲瘦肉

  材料:百合30克、蓮子30克、豬瘦肉300克。

  做法:

  1.豬瘦肉清洗乾淨,切成厚片。

  2.加上蓮子和百合,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功用:這道簡單的美食,不僅能夠輕鬆解決秋燥問題,而且還能夠有效的治療女性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幫助修復女性身材很有幫助。

  提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脂肪,對於搞定秋燥很有問題。

  沙蔘玉竹老鴨湯

  原料:沙蔘50克、玉竹50克、老鴨1只。

  做法:

  1.把老鴨去毛去除內臟、直接清洗乾淨。

  2.把沙蔘和玉竹一起放入瓦鍋內,使用文火煲1個小時以上,調味即可。

  功能:這道食物能夠用於治療肺燥、乾咳等,對病後體虛,津虧腸燥引起的便祕起到很好的緩解效果。

  女性養生排毒必吃

  1.番薯

  屬高纖食物,若早餐吃,搭配蛋或牛奶,即可攝取足夠纖維、澱粉及蛋白質。

  怎麼吃:用蒸的最好,營養不流失,用烤的、用水煮亦均可;番薯皮的纖維質很豐富,在蒸煮前將皮刷洗乾淨後,連皮一起吃最好;番薯含很多澱粉,熱量不低,若不想發胖,可減少飯量。

  選購與儲存:注意外表完整,儲存室溫即可。

  2.蘋果

  含有果膠,水溶性纖維豐富,因此易有飽足感,並幫助糞便成形;若能搭配多喝水,增加飽足感,對排便更有幫助。

  怎麼吃:可當日常水果食用,蘋果雖高纖,但仍有熱量,因此仍不能無限量的吃,以1天2、3份水果的攝取量即可,若減少正餐攝取量,則可取代多吃點;蘋果皮含有很多粗纖維,所以最好把蘋果皮洗淨,或選購未打蠟的蘋果,連皮一起吃。

  選購與儲存:選購新鮮、沒有碰傷的較好;可室溫儲存,亦可冷藏儲存,存放更久。

  3.薏仁

  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高纖、有助清腸,薏仁雖含許多澱粉,但糖尿病患取代主食食用,血糖仍可控制得很好。中醫理論上,薏仁具利水消腫作用,所以體內堆積的水分可因此排出,幫助排尿且有排毒作用;水溶性纖維是腸道內好菌的食物來源,因此可多食用,有助養好菌。

  怎麼吃:可煮薏仁飯或煮四神湯、排骨湯等湯品,薏仁雖好,但仍有含澱粉而有不少熱量,並不能無限量食用,可取代部分澱粉食物。

  選購與儲存:新鮮食用或冷藏可儲存稍久一點。薏仁屬幹穀類,久放容易長小蟲子,因小蟲子本身的細菌可能和入薏仁內而不易洗淨,且薏仁也易變質,因此長小蟲子或有怪味,就不建議再清洗食用。

  4.優格***優酪乳***

  可補充體內有益菌,調整身體腸道內的菌叢。人體腸道內好壞菌都有,當益菌較多,排便較為順暢,也較不易有脹氣問題,且有排毒作用。

  怎麼吃:1天1小瓶優酪乳、或1小杯優格當點心吃;若是無糖產品,則可取代部分牛奶,且不會有乳糖不耐問題。市售優酪乳或優格產品含糖量高,基於熱量的考量,仍不可無限制食用;若是無糖產品,則可多吃一點,但因是奶製品仍有熱量,食用量可注意標示熱量多寡來決定。

  5.燕麥片

  燕麥片的纖維多、水溶性纖維也多,有助排便及降低膽固醇。

  怎麼吃:直接泡水或泡牛奶喝最方便,亦可煮成甜或鹹粥,但糖或鹽巴不要加太多。

  選購與儲存:注意儲存期限及包裝完整,因是乾燥食物,儲存時不要放在容易潮溼處;亦可冷藏儲存,冷藏前要先將封口綁緊,以免潮溼。

  6.水

  水可說是排毒最重要的食物。人體每天都需要水分,多攝取可增加排尿量,且糞便比較不硬,有助於排便;此外,多喝水痛風患者也可避免因尿酸不容易排出而發作。

  怎麼吃:每天至少要喝8杯250c.c.的水,不足部分可由湯、牛奶、水果中攝取;若少喝湯、牛奶或水果等含水量多的食物,水飲用量就得增加。口渴就喝水是一定的原則,即使沒有口渴感覺,若尿量少、尿液顏色較黃,表示水分攝取不足;腎臟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因易水腫,水攝取量不可過多,每種慢性疾病的情況不同,最好與醫師討論。

  選購與儲存:水一定要煮沸再喝,開水平時要加蓋,避免灰塵雜物掉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