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如何養生

  現在正值冬春交替之際,冬季的寒意尚未完全消退,春季也已經在來的路上,季節交替時氣溫多變最易患病,尤其老年人朋友更是如此,那麼該如何做好這個時節的保健養生工作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冬春交替的時候如何養生,供大家參考。

  冬春交替易患病 如何保健養生?

  飲食上:多吃辛溫食物

  春季應該特別注意對肝臟進行保養,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髮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蔔等。

  新鮮水果蔬菜中,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可以清熱瀉火;山藥、蓮子、銀耳等,可以扶正祛邪、滋陰補腎、健脾和胃。

  另外,春季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過於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運動上:宜緩微汗

  春季是運動養生的最佳時機,健身保健從運動鍛鍊做起,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活絡筋骨。

  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 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

  但在日常生活和運動鍛鍊時,要注意做好各種防護工作。霧霾天,儘量 減少外出,實在無法避開時,要帶好口罩預防呼吸道疾病,還要隨氣溫變化添減衣物,減衣時不要減得過多,防止感冒。

  穿著上:注意保暖

  養生諺語“春捂秋凍”,說的是早春季節不要急於把棉衣脫掉,預防倒春寒。春季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人體此時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春季養生一定要“捂”,注意衣著的適宜。但是,春捂也應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點,超過15℃就要減衣。

  情緒上:戒怒忌鬱

  春季肝陽、肝火也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要適當地釋放。生氣發怒就容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怒傷肝”就是這個道理。

  初春時節,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如果常常發脾氣特別是暴怒,就會導致肝臟功能波動,使火氣旺上加旺,火上澆油,傷及肝臟的根本。

  所以春季一定要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如果生氣了,要學會息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

  起居上:伸伸懶腰

  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順應自然,早睡早起。春季養生要注重護肝養陽,伸懶腰是好方法之一。

  伸懶腰時,要使身體儘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同時儘量呼氣,這樣鍛鍊的效果會更好。常做這一動作,還可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