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者夏季怎樣養生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夏天尤其要注意對高血壓的控制。因為夏季溫度較高,高血壓不易控制,易引起引起頭痛、眼花、耳鳴、失眠等症狀。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血壓者夏季應該怎樣養生,供大家參考。

  高血壓患者夏季如何養生

  堅持測量血壓

  牢記夏季高血壓降中多變的規律,不要放鬆對血壓的監測觀察。如能經常自測血壓最好,不能自測者也應每3~5天去診所測一次血壓,最長間隔不要超過l周。如果發現隨氣溫驟變,血壓波動明顯時,間隔時間就要縮短些。如果發現晝夜峰谷差值較大或波動不規律,應去醫院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以瞭解血壓的波動規律,並按醫生意見採取措施。

  注意補充水分

  有些高血壓患者,特別是一些計程車司機、長途車司機和長途坐車的乘客,為了減少小便次數而很少喝水,這是很不可取的。夏季由於天熱,出汗較多,血液易濃縮,再加上開車、坐車活動較少,就容易導致血栓形成。所以,高血壓患者在夏季首先要重視補充足夠的水分,加大新鮮水果的攝入量。有糖尿病的人,應以清茶或涼開水為主。補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攝入大量水分,造成心臟、腎臟負擔過重。另外,高血壓者容易在清晨發生中風和心臟病,有研究認為與夜間缺水有關。所以,半夜醒來時適量進點水,降低血液稠度,對預防血栓形成有益。

  注意調整藥量

  一些人夏天血壓明顯偏低,這時仍服用冬天的劑量容易使血壓降得太低,於是就容易出現諸如頭暈、腦供血不足、渾身無力甚至導致腦梗死或心絞痛發作。因此,在炎熱的夏季,高血壓患者要經常測量血壓,並做好記錄。然後把這些記錄及時告訴醫生,醫生根據患者監測的結果來調整用藥劑量。但是患者絕不可以自己隨意改變用藥。

  注意防暑降溫

  夏季血壓波動主要是因為炎熱造成的,所以高血壓患者的主要對策就是避暑降溫。可以採取製冷造涼、避暑納涼、散熱降溫等措施。現在製冷辦法很多,高血壓患者應會科學使用空調,室溫不要調得過低,保持在27~28℃就好,要保持室內溫度恆定。其中,最值得提倡的是浴水散熱——游泳。游泳不僅可帶走體內過多的熱量,有降溫除暑之效,還可消耗過剩的營養,降低血脂、血糖,減少脂肪儲存,有強身健體之功。但是要注意的是空調溫度不可調得過低,以免溫度波動過大,使病人產生不適。

  適量運動

  高血壓患者夏天也應該有一定的活動,關鍵在於控制運動的強度和運動時間。對於中老年人而言,以節奏較慢、強度較低的全身運動為主。例如,太極拳、木蘭拳、上下樓梯、騎自行車慢行等等,一些社群的健身器材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扭腰器、拉伸器等等。運動時間最好選擇在晚上,此時溫度相對較低,清晨雖然也比較涼爽,但是這個時候我們體內的血液黏稠度比較高,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時間,所以不適合高血壓患者進行過多的運動。

  高血壓患者的養生注意

  1.空調溫度不可調過低:

  夏季因為炎熱,有的人喜歡把空調溫度開得很低,特別是從外面回家的時候,希望這樣做能使自己儘快涼下來。這樣一熱一冷,血管會從本來的舒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這就為血壓升高埋下了伏筆。在空調房間裡逗留時間長了,一出門就是滾滾熱浪,血管又會擴張,這樣血壓就不停地在波動。如果此時病人再將藥量減少的話,勢必很難控制病情。

  2.不可拒絕運動:

  天氣熱了,一動就出汗,這令許多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運動望而卻步。事實上,運動可以提高血管壁的彈性,有效改善小血管的痙攣,讓大小血管保持良好的收縮和舒張功能,有人把運動比喻成“給血管做操”,這一點也不為過。高血壓患者夏天也應該有一定的活動,關鍵在於控制運動的強度和運動時間。對於中老年人而言,以節奏較慢、強度較低的全身運動為主。例如,太極拳、木蘭拳、上下樓梯、騎自行車慢行等等,一些社群的健身器材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扭腰器、拉伸器等等。運動時間最好選擇在晚上,此時溫度相對較低,清晨雖然也比較涼爽,但是這個時候我們體內的血液黏稠度比較高,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時間,所以不適合高血壓患者進行過多的運動。

  3.日常起居作息要有規律:

  正常情況下,一天中人的血壓也是波動變化的,保持血壓的這種晝夜變化最小,有助於心腦血管的保護。夏季由於暑熱,病人晚間入睡較晚,早晨起床又比較早,造成夏季睡眠減少,睡眠質量下降,從而導致夜間血壓增高,血壓波動較大,加重了心腦血管的損害。因此高血壓患者夏季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保證充足的睡眠,中午可適當休息1小時,以補充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