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增肌有哪些注意事項

  增肌期間因為求肌心切

  我們經常會犯一些個錯誤

  傻吃傻練是行不通的

  快來看看你中槍了沒

  增肌誤區

  1、只重訓練不重營養

  很多人熱衷於在健身房揮灑汗水,一進健身房就迫不及待臥推、彎舉......認為練得越多強度越大,增肌的效果就越好,卻往往忽視了增肌的另一個關鍵因素——營養。

  增肌是個先破壞再重建,最終達到超量恢復的一個過程,沒有合理的營養補充,肌肉很難得到增長。

  增肌者的每日食譜搭配可參考:適度蛋白質+低脂+高碳水

  2、多吃肉長肌肉

  肌肉的生長需要攝入充足的原料,所以很多人會有“多吃肉長肌肉”的錯誤觀點,就像吃什麼補什麼一樣。

  確實,蛋白質是肌肉增長的原料,為了滿足肌肉的生長,蛋白質的攝取量達到1.6~2g/體重/天。

  但這些蛋白質如果但靠吃肉來獲取,可能會造成過量脂肪攝入,最終肌肉沒怎麼長,倒是長了一身肥肉。

  所以一定要選擇恰當的食物來補充蛋白質,一方面在日常膳食中要選擇脂肪含量低的肉類食物:如去皮雞胸肉、瘦牛肉、魚肉等肉類,雞蛋白也是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服用一些專業的蛋白粉補劑。

  3、蛋白質越多越好

  一些人錯誤的認為:既然蛋白質是增肌的重要原料,那我吃的越多就越有利於增肌。

  增肌者的蛋白質需要量確實要比普通人多,但上面說到每天攝入1.5-2g/kg蛋白質,就足以滿足增肌需求,也就是你的身體只能吸收這麼多,再多吃也沒用,只是奢侈、浪費,甚至會加重人體肝腎的負擔。

  在一項研究中,訓練有素的175磅體重的男性,在單一的抗組訓練後,攝入不同數量的乳清蛋白量,對隨之而來的合成代謝的影響進行了調查研究,20克的乳清蛋白的攝入對肌肉蛋白合成達到上限,而40克的乳清蛋白並未能進一步促進肌肉蛋白合成。

  訓練後的身體,每公斤體重攝入0.3克蛋白質,就能夠最優化蛋白質的修復與合成。

  3、把增肌誤以為增肥

  經常聽人說:自己太瘦了,得先吃胖。的確,增肌期的脂肪攝入,比減脂期要寬鬆很多。

  但是你沒有必要刻意吃一些油脂過大的食物,如五花肉、花生、黃油等等。脂肪是熱量最高的食物,每克產生9大卡熱量,而且是最難消化、最易儲存的物質。

  有條件的話,儘量選擇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例如炒菜選擇橄欖油。食物選擇牛油果,魚,瘦牛肉等等,不然增肌,就變成了增肥。

  4、狂補碳水化合物

  不管是白米白麵這類快速吸收的碳水,還是糙米、燕麥等複合碳水,大量食用後都會對腸胃造成一定負擔。雖然複合碳水可以緩慢吸收,但本身也是不易消化的。

  其次,碳水化合物過高,會引起血糖的不平穩,影響胰島素的敏感度。

  最佳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時間,應在訓練前30-60分鐘。如果是在訓練前攝入正餐,建議在訓練前60分鐘以上,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以複合碳水為主。

  記得在補充蛋白質時,要搭配吃些碳水。因為不攝入少量的碳水,身體沒有進入肌肉合成狀態,蛋白質利用率會變得很低。訓練後碳水+蛋白,才是肌肉合成的最佳組合。

  5、用補劑替代正餐

  運動營養補劑從來都只是當作正餐飲食的補充,並不可以完全替代正餐。我們可以使用補劑來協助正餐補充身體所需營養,不過決不能完全代替正餐。

  訓練後可以安排先攝入100克左右能夠快速吸收的主食***如米飯、香蕉亦可***,20分鐘以後攝入補劑。

  6、對蔬菜水果的補充不重視

  進行增肌運動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得不到有效補充,就很容易引起能量及物質代謝的紊亂,機體容易疲勞。

  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硼、鋅等具有促進睪酮分泌的作用,有利於促進肌肉生長。

  番茄紅素、VC、VE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力量訓練造成的體內過多的氧化物質,從而保護了肌肉細胞,促進疲勞恢復。

  所以在吃肉補充蛋白質的同時,也別忽略蔬果了,而且有些蔬菜也是含有蛋白質的呢!

  7、睡前加餐

  很多初級增肌者,尤其是體型較瘦弱的人,為了能長肌肉,喜歡在睡前加餐。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自己肌肉的圍度沒有變化,肚皮的厚度卻日漸增長!

  其實原因很簡單,睡前吃的比較多,睡覺時機體代謝又減慢,熱量消耗不掉,必然會轉化成脂肪囤積起來。

  增肌=攝入>消耗,並不代表你可以在睡前大吃,還是要遵循少糖、低脂,高蛋白。

  睡前可選擇的食物:***只選一樣***

  水果:小蘋果、西柚、橘子、櫻桃、香蕉***300g之內***

  蛋白質:雞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低脂低糖酸奶/牛奶***200-300毫升***

  主食:燕麥***不建議超過半碗***、紅薯***200-300克***

  脂肪:低脂乳酪***一片***、原味杏仁***8-10粒***、亞麻籽***2-3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