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小知識

  關於冬天養生的小知識,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

  1、養陰注意多喝水

  乾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面板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雖然為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新增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選擇冬裝的首要標準就是保暖。在眾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綸、腈綸、蠶絲、醋脂粘膠棉保暖性最高,而錦綸、丙綸、滌綸的導熱性較高,不太適合用於禦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蠶絲含空氣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後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禦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洩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一舉三得。

  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此外,鹽水和蜂蜜水還有防止血壓升高的效果。鹽中含有大量的鈉,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而蜂蜜中鉀含量較高,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4、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螃蟹養生食療法閱讀推薦:

  國人食蟹歷史久遠,史書上的食蟹記載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螃蟹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古人視吃蟹為閒逸的享受,與飲酒、賞菊、賦詩同為金秋的風雅韻事,文學作品中亦不乏有螃蟹宴的描寫。螃蟹的種類多樣,分為河蟹、江蟹、湖蟹、海蟹4種,每年秋風起,一直到11月底,螃蟹們開始肥美起來,是食用的黃金季節。

  螃蟹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較多的鈣、磷、鐵等對身體有滋補作用的物質和維生素。很多人對螃蟹存在誤解,全因它是寒涼之物。但寒涼也有寒涼的功效,據傳統醫典籍記載,螃蟹性寒味鹹,歸肝胃經,《食療本草》中說“蟹,主散諸熱,治胃氣,理筋脈,消食。醋食之,利肢節。”所以,適量食蟹,能散血破結,益氣養精,除胸熱煩悶,亦可治療跌打損傷、淤血腫痛。但烹飪和食用的時候,建議搭配薑蓉、紫蘇等溫熱的輔料,能適當地中和螃蟹的寒涼。螃蟹好吃,但要注意量的控制,適量食之有益健康,過量則會引起不適。因其寒涼,孕婦忌食。

  大閘蟹是秋冬季節最鮮美的味道,歷來都被奉為這個時令的嚐鮮雅事,近年來更有風行之勢。吃大閘蟹最好的方法不過清蒸,能品嚐到真味,配上薑蓉和陳年香醋,增加滋味的同時亦能避免太過寒涼。再搭配上一杯陳年花雕老酒,醇厚的酒香中透出稻米的香味,美好的秋冬夜晚不過於此。

  說到養生吃螃蟹,很多人都不以為然,這麼寒涼的食物也能養生嗎?可天生我材必有用,螃蟹的存在除了美味之外,也因為富含蛋白質,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只要食之有度,就能存利避害。

  螃蟹伴侶

  吃螃蟹還要搭配這些才完美:

  醋

  醋的種類多樣,搭配螃蟹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米醋有濃濃的米香,陳醋滋味濃厚,浙醋清爽,白醋強烈,全憑自己。

  姜

  姜味辛性溫熱,是中餐烹飪不可少的原料,烹飪魚鮮蝦蟹時人們習慣放些姜,能起到解毒殺菌去寒的功效。生薑也是每年吃蟹季裡的必搭之物,一般不在烹飪的時候放,而是剁成蓉加入醋中,用蟹肉蘸著吃,亦可以做成一杯熱熱的紅糖薑茶,既能驅蟹之寒,也能暖胃幫助消化。

  紫蘇

  紫蘇葉性味辛溫,有發表、散寒、理氣之功效,在蒸螃蟹的時候,可以在下面墊一張紫蘇葉,能解蟹毒,減其寒性,蒸熟後連蟹肉裡也有淡淡的植物香氣。

  冰鎮潮州紅花蟹,配薑蓉、大紅浙醋

  紅花蟹是海蟹的一種,煮熟後外殼紅白相間,肉質飽滿鮮甜,在潮州人的手裡,被用來做成凍蟹,有極佳的風味。潮州人對海鮮的處理方法中獨特的地方在於,將魚蟹等在通常意義裡該熱食的變成冷食,例如著名的魚飯就是將新鮮的魚蒸熟後放涼,然後蘸普寧豆醬吃,肉質肥糯清鮮,別有特色。紅花蟹也一樣,是非常家常的潮式菜品,又簡單又好吃。將原只螃蟹上鍋蒸熟,自然放涼後即可斬件上桌。經過輕度的風乾,水分收緊,口感更為敦厚,肥碩的肉質冰涼透鮮,鹹度正好。因為新鮮的緣故,厚厚的肉能輕鬆地撕成一絲絲的,蘸上調進薑蓉的紅醋,鮮爽可口。

  天津紫蟹,清蒸椰子蟹白魚湯,娃娃菜,蘿蔔,文蛤

  紫蟹可算是天津特產,味道極其鮮美,因捕撈期在冬季,所以津沽一帶通常用它做什錦火鍋,燉煮白菜蘿蔔,飲其湯汁,熱乎乎的非常應景。稍作改良,用椰子原盅燉螃蟹清湯,加***感更嫩的娃娃菜、蘿蔔、文蛤,燉入了椰子的香潤和清甜,暖暖地喝來,鮮美已經不足以來形容。此道菜適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窗外飄雪,窗內有熱湯,再煲一壺燙燙的酒,絕妙的生活。

  煮一隻好螃蟹

  儘管說清蒸最能吃到螃蟹的原味,但是除此之外,螃蟹還能變化出很多好的味道來。簡單的清蒸就不說了,螃蟹還可以用來炒,如螃蟹炒年糕就是一例經典,年糕軟糯,掛上鮮美的蟹膏,更添一絲風情。新加坡名菜黑胡椒蟹,也是炒蟹的代表,帶有濃郁的湯汁,螃蟹因為黑胡椒的大量加入,香氣四溢,蟹肉也非常入味,吃完後剩下的湯汁不要浪費,用來蘸麵包或者饅頭都有絕佳的味道。螃蟹可以與糯米一起蒸食,臺灣的紅米糕就是將奄仔蟹與糯米蒸成一鍋飯,鹹鮮可口。螃蟹可以用海鹽來焗,這樣蟹肉的水分會蒸發掉一些,肉質更為緊緻,乾乾的味道適合用來下酒。螃蟹還可以用來燜,在鍋中加適量的水,加上蔥姜,蓋上鍋蓋直至水分完全燒乾,可以原只煮,也可以切開來,加上醬油、糖等作料來紅燜,配白米飯一流。

  海南藍花蟹,白蘭地濃湯配松茸餛飩

  藍花蟹屬於梭子蟹的一種,產於深海,秋天時儲藏能量過冬,蟹肉成熟而飽滿,因此特別肥美。藍花蟹可以直接蒸熟吃或者清水煮熟,肉質細膩鹹鮮,也可以用來煮粥煲湯,使湯水的滋味鮮美。熬成濃湯也是很好的選擇,加入白蘭地,更是讓香味散發,用這樣的高湯來配餛飩,想必能吃下兩大碗。

  臺灣處女蟹,蔥姜幹煎配醬油

  處女蟹亦稱為奄仔蟹,是小時候的青蟹,因為年齡還小,所以肉質更為緊實細嫩,按一按肚子,極為結實,蟹膏也更為甘香豐潤。優質奄仔蟹,每一隻都肚滿腸肥,蟹膏蟹肉都豐滿至蟹殼的尖角里,成為名副其實的頂角蟹。可以簡單地清水蒸熟品其原味,也可以稍作變化,加上蔥姜幹煎,更有撲鼻的濃香。端上桌來的奄仔蟹外表油亮通紅,惹人食慾,拎在手中沉甸甸的,揭開蟹蓋,是金黃肥美的膏脂,紮實的口感中散發出濃濃的脂香。幹煎的奄仔蟹,肉質更為緊實彈牙,飽滿的一口口蟹肉,吃的時候點少許醬油,是讓人感動的味道。

  說到養生吃螃蟹,很多人都不以為然,這麼寒涼的食物也能養生嗎?可天生我材必有用,螃蟹的存在除了美味之外,也因為富含蛋白質,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只要食之有度,就能存利避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