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養生食譜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就要到了,想知道清明時節有哪些養生食譜嗎?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立春之後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執行血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1

  紅薯飯

  原料:大米50克,紅薯150克。

  製法:將大米淘淨;紅薯洗淨去皮,切細待用。大米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後下紅薯,煮至飯熟即成。每日1劑,午餐或晚餐食用。

  此飯健脾開胃、消食通便。但不宜多食,以免腹部脹氣。

  香酥山藥

  原料:淮山藥500克,白砂糖125克,澱粉100克,植物油、米醋、味精等適量。

  製法:淮山藥洗淨,用武火蒸熟,去皮,切成3釐米長的段,再一剖兩半,拍扁待用。在鍋中放植物油,待燒至七成熱時,放淮山藥,炸至黃色時取出。鍋內留餘油少許,加炸好的山藥、白糖、兩勺水,用文火燒5-6分鐘後,轉用武火,加米醋、味精後,用澱粉勾芡,淋上熟油,裝盤即成。

  此菜可起到健脾胃、補肺腎的功效。適用於因脾腎虧虛所致的咳嗽、氣短、納差、乏力及消渴、消瘦、小便頻繁等症狀。

  2

  南瓜冰糖粥

  材料:百合1朵、大米60克、南瓜1小塊、冰糖1小把、水適量

  做法:

  1、大米用冷水浸泡30分鐘,而後洗淨入鍋,記住直接加入開水,這樣米不會粘鍋,冷水泡米和開水入鍋是兩個重點,冷水泡過米,米最後

  會開花,粥會很軟糯

  2、將南瓜塊直接入鍋,而後大火等待煮沸後將火關為最小,鍋蓋不可以全蓋上會撲鍋,要留一個大縫隙,當水蒸發差不多,穩定之後可以 將鍋蓋全部蓋嚴

  3、熬粥25分鐘後加入百合和冰糖,最後燜煮5分鐘即可,關火後再悶約10分鐘效果會更好

  功效:清熱去火,滋陰養肺,增強抵抗力

  桃膠銀耳羹

  材料:桃膠15克、銀耳半朵、枸杞子1小把、冰糖5克、水1200毫升

  做法:

  1、將15克桃膠放水中泡發一晚

  2、泡發後的桃膠有些小黑點兒剔除備用

  3、銀耳提前泡發上1小時,上鍋先燉1小時後加入泡發的桃膠,繼續燉30分鐘

  4、加入些許枸杞子和冰糖,再燜五分鐘,起鍋即食

  功效:健胃消食,保護肝臟,強身健體

  3

  竹蓀葛根椰湯

  材料:豬大排500克、海底椰10克、竹蓀20克、葛根15克、薏米15克、山藥***幹***15克、百合***幹***10克、芡實米10克、食鹽1茶匙、水2升

  做法:

  1、將肋排和薑片放入冷水中,煮開後洗淨,去掉骨頭中的血水和腥味

  2、將黃色海底椰、葛根、薏米、芡實米、百合和淮山入冷水浸泡30分鐘,再清洗乾淨備用;竹蓀的尾巴和菌傘剪掉保留中間菇體部分,用溫水浸泡15分鐘後洗淨

  3、將所有浸泡好的食材放入煲湯的紗布袋或無紡布袋中

  4、將煲湯袋和肉一同放入煲鍋,加入1.5或2升水,大火煲開後小火煮2小時,最後放入竹蓀煲20分鐘,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潤肺保肝,補腎健腦,增強抵抗力

  涼拌苦菊

  材料:苦菊1棵、花生1把、食鹽1小勺、雞精1小勺、蒜3瓣、生抽1小勺、香醋1小勺、芝麻油適量、白糖1小勺

  做法:

  1、大蒜去皮,切成蒜米

  2、苦菊摘洗乾淨,切成段放在盤中;油炸花生米碾碎加入蒜裡

  3、加入香醋、生抽、鹽、糖、雞精、麻油攪拌均勻成料汁;將調好的料汁澆撒在苦菊上即可

  功效:養肝護肝,防治三高,軟化血管防治貧血

  鮮蟲草蒸蝦餅

  材料:蟲草花100克、蝦仁300克、豬肉50克、雞蛋1個、食鹽4克、料酒10克、胡椒粉10克、蒸魚豉油5克、蔥白5克、植物油

  做法:

  1、豬肉剁碎後,將蝦仁用刀拍扁,一起放入料理碗中,磕入一個雞蛋,加鹽、白胡椒粉、料酒、蒸魚豉油及蔥末一起攪拌均勻,順同一個方向打成蝦膠備用

  2、新鮮蟲草花洗淨,瀝乾水,用刀切成碎末,留幾根做裝飾用,把蟲草花末放到蝦膠中攪拌均勻

  3、取幾個小碗,碗底刷上植物油,取適量蟲草花蝦膠放到碗內,在表面裝飾上幾根蟲草花

  4、蒸鍋放入適量的清水,煮至上汽,把蟲草花膠餅放到上汽的蒸鍋裡,大火蒸大概10分鐘即可

  功效:有益肝腎、補精髓、止血化痰的功效,對於久咳虛喘、陽痿早洩、腰膝痠軟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