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常識大全

  春季是一個養生的季節,但是春季的時候萬物復甦,一些小病也就接踵而來。那春季要如何保健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一)

  一、春季養生之少食酸品:

  春天,肝的疏洩功能旺盛,如果多吃些酸味食品,酸本身就是收斂收攝,會抑制肝氣的生髮,肝陰虛者應少吃或者不吃酸味食品,會導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人體健康。

  二、春季養生之多食甜品:

  春天肝氣生髮,應少吃具有收斂作用的酸味食品,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後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甘甜之味適當攝入可補益脾土。

  三、春季養生之防上火:

  春天雖然氣候適宜,但風多雨少,人體內的水份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加上天氣變化反覆無常,不能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導致生理機能失調,出現咽喉乾燥疼痛、嘴脣乾裂、大便乾燥等“上火”症狀。預防應均衡調節飲食,注意補水。

  四、春季養生之防抑鬱:

  春天是各類精神疾病的多發期,由於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加上天氣多變,也常常使正常人的情緒波動較快。對正常人來說,出現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但要懂得調節。當發現自己情緒低落時,應注意轉移不良情緒,鬱悶時不妨聽聽音樂或參加體育活動。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如果這樣都排解不了不良情緒,可以找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心理疏導。

  五、春季養生之防過敏:

  首先,遠離過敏源。儘量不要到植物園等花草樹木繁茂的地方遊玩,居室內少放或不放花木。其次,過敏體質者可預防性用藥。過敏發作期間,要脫離過敏環境,選用抗組胺藥如撲爾敏、息斯敏等進行治療。對於以前人們常用的抗過敏藥物息斯敏,一定要在醫生的處方下謹慎使用,以免產生副作用。

  六、春季養生之防心梗:

  春天是氣溫變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穩定的季節,也是最易復發疾病和增添新病的時節。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個發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時風時雨,常使原有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或惡化。

  七、春季養生之“春捂”:

  嚴寒的冬季,各種保暖措施的完備,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春暖花開,過早地頓減衣物,一旦寒氣襲來,會使血管痙攣,血流阻力增大,影響機體功能,造成各種疾病,所以“春捂”習慣要保持,衣服宜漸減,衣著宜“下厚上薄”,體質虛弱的人要特別注意背部保暖。

  八、春季養生之防“春困”:

  經常按摩太陽穴、晒晒太陽亦有益於解除春困。當出現睏倦時,可利用音響、觸碰等,給自己一定的刺激,這樣能改變人體內在節奏,使大腦中樞神經迅速進入清醒狀態,從而使睏倦得以消除。

  九、春季養生之多散步:

  春暖花開之際,散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生保健方法。一天緊張繁忙工作之後,到街頭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勞。眾多壽星的長壽祕訣之一就是每日要有一定的時間散步,尤其重視春季散步,因為春季氣候宜人,萬物生髮,更有助於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因人而異,同時也應注意:找空氣新鮮,環境安靜之處;散步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不宜在飯後立即出行;老年人不宜空腹散步;堅持每週散步3次,每次45~60分鐘;散步時衣著要寬鬆;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步行速度。

  十、春季養生之常梳頭頂:

       每天早起以手指甲從前髮際梳到後髮際一百遍,堅持下去,自會發質光亮、還有助黑髮生髮、神清氣爽,並且對高血壓、頭暈頭痛、失眠、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效果。

        (二)

  一、春季養生之調整作息:

  俗話常說,早睡早起精神好。這樣有助於提高夜間睡眠質量。睡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成年人每天8小時,中學生8~9小時,小學生9~10小時。當然,時間也要因人而異。

  二、春季養生之常揉肺經:

  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內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們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三、春季養生之多交流:

  豐富的生活能及時轉移自己的不快,使心情愉悅,尤其是老年人,退休後的失落感、孤獨感使人心情抑鬱,易造成各種疾病,所以更應豐富日常生活。老年人可以下下棋,種種花,多找朋友談談心。

  四、春季養生之戒怒:

  怒是養生的大忌,它是情志致病的元凶,所以一定要學會戒怒。要學會用意識控制,用理智的力量來控制自己的怒氣、粗魯的語言,更不要採取粗暴的行動。

  五、春季養生之常看喜劇:

       春天肝氣生髮,肝在情緒主怒,所以很多女性會在春季出現火氣漸長,爆發指數增加,應注意調控情緒,多聽笑話,多看喜劇,保持情緒通暢,讓今年有一個好的開頭,並順勢保持下去。

  六、春季養生之多食水果:

  吃水果,不但能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水分,有些水果還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乾燥咳痰多吃梨,乾燥上火吃香蕉,防治感冒吃蘋果[2]。春季是個多病的季節,多吃些水果,可以幫助你增強抵抗力、提高身體免疫力。如這些水果:香蕉、梨、草莓、桔、葡萄、櫻桃等。

  七、春季養生之多食蔬菜:

  春季人們多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面板病等,這些均是因為新鮮蔬菜吃得少而造成的營養失調。因此,春季到來,人們一定要多吃蔬菜。以當地和當季的蔬菜為主。

  八、春季養生之多飲粥:

  在早餐或晚餐中進食一些溫腎壯陽、健脾和胃、益氣養血的保健粥,如雞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豬肝粳米粥。

  九、春季養生之少食油膩:

  春季肝氣最旺,而肝氣旺會影響脾,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飲食應該清淡可口,少吃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十、春季養生之多食香味食物:

  蔥、香菜、花生、榴蓮等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春季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髮,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

  十一、春季養生之防哮喘:

  春天是哮喘的高發季節,如果不注意平時的生活細節,很容易復發。比如衣服、床上用品最好不用羽絨或蠶絲,因為一些哮喘病人對於動物羽毛、蠶絲過敏;注意哮喘發作是否與食物有關,如蝦、牛奶、桃子等,應當引起注意;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誘發哮喘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減少吸入花粉,日間或午後少外出;不用地毯,每週將被套、床單、枕巾、衣服等用熱水***50℃以上***洗1次;室內溼度保持在50%以下。

  十二、春季養生之注意護膝:

  春季由晴轉陰雨時,溫度降低,溼度提高,且常伴有大風天氣。老年人應儘可能避免外出,既避免溼寒侵襲,又能減少運動量,降低運動負荷,可以使關節得到休養。同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對膝部的保暖,比如增加護膝等用品。而當天氣轉晴、變熱時,一定要遵循“春捂”養生之道,不要急著減衣,即使出汗後,也不要馬上用冷水沖洗膝關節,以防區域性血管收縮,影響膝關節的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