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什麼

  輸液是生病了去看醫生經常做的事,相信很多人都試過輸液,但是你們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輸液常見的不良反應

  熱原反應

  主要是細菌內毒素經過靜脈輸液劑進入體內累積量超過人體的耐受量時,便發生熱原反應。臨床症狀是高熱、寒顫、面板蒼白、瞳孔散大、血壓升高、白細胞減少;嚴重者伴有噁心、嘔吐、頭痛以至於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熱原樣反應

  由於輸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類似熱原的反應,主要受生產、貯存、輸液器具、輸液操作過程及輸液環境等汙染。

  過敏反應

  除表現有面板瘙癢、紅斑樣皮疹等一般過敏反應外,臨床常見有類似熱原反應的嚴重過敏反應,難與熱原反應區別。

  細胞汙染引起

  被細胞或真菌汙染的液體進入體內而引起的一種比熱原反應為嚴重的急性細菌性感染反應,如嚴重的菌血症或敗血症。

  輸液不良反應的預防

  輸液時儘量減少藥物配伍品種 多種藥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熱原疊加引起輸液反應。由於中草藥注射劑既易帶入微粒,又易與其他藥品發生反應,因此使用中草藥注射劑時儘量不要與其他藥物配伍。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認真執行查對制度 仔細檢查液體有無混濁,瓶口是否鬆動,瓶身有無裂縫。消毒、操作按規定執行,並選擇質量保證的輸液器具。紫外線定時消毒,保持空氣清潔,防止汙染。

  選擇適宜的稀釋劑和輸液速度 藥液應現用現配,選用藥品說明書上的稀釋劑,並檢視好配伍禁忌。輸液速度應根據患兒的年齡、病情、身體狀況及藥物性質進行調整。

  輸液反應的處理 一旦發生輸液反應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輸液器及液體***保留備查***,做好搶救治療準備。但不能拔針,因為再次靜脈穿刺可能有困難,導致搶救治療延誤。

  對發熱及血清樣反應立即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0.3~0.5mg/kg、異丙嗪0.5~1mg/kg肌注,同時給予保暖、吸氧、物理降溫或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熱藥治療。如患者出現寒戰、高熱、脣紫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難等過敏性休克症狀時,立即肌注腎上腺素0.01~0.03mg/kg,並每隔15~30分鐘反覆用藥。同時靜滴氫化可的鬆5mg/kg,24小時內可達3~4次。血壓過低時快速補充膠體及晶體液,並在充分擴容的基礎上,應用多巴胺、間羥胺或去甲腎上腺素分別加入5%葡萄糖溶液靜滴。對氣管持續痙攣並出現呼吸困難者,給予氨茶鹼靜注、噴霧吸入布地奈德、0.5%沙丁胺醇並配合吸氧。喉頭水腫引起呼吸道梗阻時應緊急行氣管切開。對急性肺水腫者立即停止輸液,取坐位或半坐位,減少靜脈迴流;給予經20%~30% 酒精溼化的氧氣,必要時給予氨茶鹼5mg/kg緩慢靜滴或速尿1mg/kg緩慢靜注,甚至可用西地蘭等強心治療、甘露醇治療腦水腫等。

  輸液的注意事項

  輸液器材質量

  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輸液器也是造成熱原汙染的途徑,臨床上必須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

  輸液速度

  靜滴含K + 、Ca 2+ 、Mg 2+ 等離子的藥物時,如滴速過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輸液反應。對體質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

  輸液環境

  一般在夏季氣溫炎熱,空氣溼度偏高時,藥液易被微生物汙染而引發輸液反應。氣候寒冷季節,對高齡患者或者體質較弱者,也可引發輸液反應。輸液時一定要注意環境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