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接種乙肝疫苗的不良反應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乙肝的危害性,所以很多寶寶都回去接種乙肝疫苗來預防,那麼你知道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滿月接種乙肝疫苗的不良反應

  1 區域性反應。疫苗接種後,有的人可在針孔處出現紅腫和硬結等現象,是短暫的炎症反應,有的人可在接種部位發生輕度的紅、腫、熱、痛的炎症反應,有的人還可能出現區域性淋巴結腫大或淋巴管炎。上述反應一般在48-72小時消退。

  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範圍又分為輕、中、重。輕的直徑小於2.5釐米,中的在2.5~5釐米之間,超過5釐米為重反應,這種反應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大。如果區域性紅腫較重,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後紅腫嚴禁熱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左右。並要勤換內衣,避免破潰後感染。如區域性感染時可塗龍膽紫藥水。這些症狀可通過熱敷或自行在一天內消失。

  2 發熱。中低度發熱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必要時可對症治療。兒童打疫苗後出現低熱、針孔處正常的,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5-10%的兒童在接種4-10天后發燒,輕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為重的。如果重度發燒可服用退燒藥。一般體溫恢復正常後,其他症狀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燒不退或有其他異常,應及時送往醫院診治。

  3 其他不良反應。除此之外,部分小兒可伴有“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寒顫,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以上反應一般多在24小時之內消退很少持續3天以上。

  接種乙肝疫苗的原因

  首先,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因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的預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兒出生後成功接種乙肝疫苗就能夠確保將來不會感染乙肝,因此,新生兒需要接種乙肝疫苗。

  其次,乙肝若不有效的治療就會向著肝硬化、肝癌的方向發展,因此說,有效的預防乙肝就是成功的預防肝硬化,預防肝癌的發生,是預防肝硬化肝癌的第一針。乙肝疫苗較便宜,每支三十幾塊錢,民眾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能預防乙肝的原理簡單的說就是:乙肝疫苗其實就是製備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這些蛋白接種人體後,免疫細胞會產生“特異性武器”***抗體***來對抗乙肝病毒,而接種者本身不會被感染。當人體再次接觸乙肝病毒的時候,這種早已存在於體內的“特異性武器”就會立即“開火”,清除病毒,抵禦感染。

  接種乙肝疫苗的禁忌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腦疫苗、脊髓灰質疫苗、乙腦疫苗、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患急性傳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膿性面板病、嚴重溼疹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等待病癒後方可進行乙肝疫苗接種;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乙肝疫苗接種;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黴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發熱、體溫超過37.5℃應暫緩乙肝疫苗接種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乙肝疫苗接種;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種。低體重、早產、剖腹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對乙肝疫苗成分過敏不宜接種乙肝疫苗;空腹飢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妊娠期婦女不宜接種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