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吃奶的原因有哪些

  有的寶寶睡覺除了吃奶以外,還有的寶寶一吃奶就會睡覺,那麼這些寶寶吃奶睡覺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寶寶睡覺吃奶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寶睡覺吃奶的原因

  1、寶寶愛睡覺

  新生兒由於大腦發育尚不完善,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興奮性低,耐勞力差,容易疲勞,所以決定了新生兒總的睡眠時間較長,而睡眠時間和次數又與寶寶的年齡呈正比,年齡越小睡眠的時間和次數就越多,這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新生兒一天中除了餵奶、換尿布、洗澡時間外,基本上有20—22個小時都在睡眠的原因。

  出生第一週的寶寶一天裡有90%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能使寶寶免受外界的干擾,使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不斷完善,得到充分發育,這是寶寶正常的、生理性的自我保護現象,保護寶寶脆弱的大腦細胞不受外界過度的刺激。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一部分寶寶為了滿足自己睡眠的要求,連吃奶時也會偷著睡一會兒。

  2、母乳不足

  寶寶一吃奶就睡著的另一個原因是母乳不足。遇上這種情況,媽媽不妨先量量寶寶的體重,若體重不增,並沒生病,那麼就應及時給寶寶補充牛奶,否則,每次吸乳都吃不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3、吮吸太累

  吃奶對寶寶來說是項勞動,加上餵奶時寶寶都依偎在媽媽的懷中,既溫暖又舒適、安全,寶寶確實會享受良好的睡眠環境,但這時的睡眠常不是完全的安靜睡眠,當你把乳頭或奶嘴拔出,寶寶就醒了。

  五個月寶寶睡覺不安慰的原因

  1、生理因素: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寶寶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2、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臥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致使寶寶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吃奶的寶寶,有些媽媽習慣於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腹脹易醒,醒後媽媽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形成惡性迴圈。

  3、疾病因素:腸寄生蟲病是幼兒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如患寄生蟲病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出現貧血、易驚等症狀,早期佝僂病的小孩也常睡覺易醒。

  哄寶寶睡覺的誤區

  1、搖睡:為了讓寶寶儘快入睡,有些家長通常會把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裡搖晃,寶寶越哭越凶,搖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寶寶入睡為止。這種做法對10個月內的寶寶相當有害,因為搖晃動作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盪,未發育成熟的大腦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引起“腦輕微震傷綜合徵”。如果眼睛裡的視網膜受到影響,還可導致弱視或失明。

  2、陪睡:從寶寶一出生就應積極鼓勵他獨自入睡,並養成習慣。即使是新生兒,也不應與媽媽同睡一個被窩。長期陪睡會令寶寶出現一種“戀母”心理,到了幼兒園甚至上小學的年齡,與媽媽分離還會很困難。培養孩子獨睡習慣從1歲開始,寶寶入睡較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識。利用這些特點鼓勵寶寶獨睡,寶寶較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