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羅紅黴素的不良反應是什麼

  羅紅黴素是最常見的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服用羅紅黴素的不良反應

  羅紅黴羅紅黴素的不良反應輕微,且發生率較低***總髮生率約為4%***。

  1.較為多見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但發生率明顯低於紅黴素。

  2.偶見輕微的皮疹、蕁麻疹、瘙癢、藥物熱等過敏反應。

  3.少數患者用藥後偶可出現肝功能異常。

  4.少數患者用藥後偶有頭痛、頭暈等症狀。

  羅紅黴素的藥理作用

  羅紅黴羅紅黴素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為半合成的14元大環內酯類藥。其作用機制與紅黴素相同,主要是與細菌50S核糖體亞基結合,通過阻斷轉肽作用和mRNA移位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起抗菌作用。其特點是能較快進入巨噬細胞、肺細胞、肺泡、多形核白細胞內。

  羅紅黴素抗菌譜與紅黴素相仿,其體外抗菌作用與紅黴素相似,體內抗菌作用比紅黴素強1~4倍。羅紅黴素對革蘭陽性菌作用比紅黴素略差,對嗜肺軍團菌的作用比紅黴素強。對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溶脲脲原體的抗微生物作用與紅黴素相仿或略強。羅紅黴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鏈球菌***包括A、B、C型鏈球菌和肺炎鏈球菌,但G型和腸球菌除外***、棒狀桿菌、李斯特菌、卡他摩拉菌***卡他球菌***、軍團菌等具有較強抗菌活性;對口腔擬桿菌、產黑擬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痤瘡丙酸桿菌等厭氧菌以及腦炎弓形體、衣原體、支原體、溶脲脲原體、梅毒螺旋體等也具有一定作用;對螺旋桿菌、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百日咳桿菌等作用較弱。

  羅紅黴素能抑制大部分革蘭陽性菌,對呼吸道及面板感染常見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流感桿菌、肺炎支原體及軍團菌等的抗菌活性與紅黴素相似。對沙眼衣原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有效,對梅毒螺旋體有效。

  羅紅黴素的藥代動力學

  羅紅黴羅紅黴素耐酸而不受胃酸破壞,從胃腸道吸收好,血藥濃度高***羅紅黴素峰值血藥濃度為所有大環內酯類藥中最高者***。口服單劑量150mg,2h後血藥濃度達峰值,平均為6.6~7.9μg/ml。藥物吸收後在組織和體液中分佈比紅黴素高。在扁桃體、鼻竇、中耳、肺、痰、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組織中的藥物濃度均可達有效治療水平。

  但在母乳中含量很低。藥物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及血藥峰值濃度與劑量成正比。羅紅黴素蛋白結合率在血藥濃度2.5mg/L時為96%,清除半衰期為8.4~15.5h,遠比紅黴素長。藥物主要隨糞便以原形藥物排洩,也有部分以脫糖代謝物排洩。另有約7.4%經尿液排出。腎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延長,藥物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增大。嚴重肝硬化患者,半衰期可延長兩倍。羅紅黴素吸收速率不受年齡的影響,一般不良反應少,毒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