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鹿茸

  鹿茸是名貴藥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佔總成分的一半以上的知識的介紹,一定能對你的生活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你講解下的相關知識都有哪些吧!

  的介紹

  釋義

  鹿茸 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帶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種貴重的中藥,用作滋補強壯劑,對虛弱、神經衰弱等有療效。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佔總成分的一半以上。

  藥用

  鹿茸

  鹿茸是名貴藥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佔總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溫而不燥,具有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對全身虛弱、久病之後患者,有較好的強身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稱鹿茸“善於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全世界的鹿約有40多種,分佈在我國的有19種。

  的典故

  鹿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藥用動物,漢代時就有“鹿身百寶”的說法,是靈丹妙藥的象徵。《本草綱目》記載鹿茸、鹿角、鹿角膠、鹿角霜、鹿血、鹿腦、鹿尾、鹿腎、鹿筋、鹿脂、鹿肉、鹿頭肉、鹿骨、鹿齒、鹿髓等都可入藥,有極高的約用價值和保健功效,能夠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而鹿的初生幼角——鹿茸更是被視作“寶中之寶”。

  典故一:在長白山地區流傳著—個關於鹿茸的美麗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關東的大地上沒有一條大江大河、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們—到幹早季節就要受到乾渴的折磨,痛苦萬分。王母娘娘知道後十分同情它們,就指派七名仙女降臨凡間,鑿開了長白山天池,放出了一片清清碧波,從雲端直落而下,形成一條瀑布,流成二道白河。白河之水又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湧,湧出了松花江,救活了鳥獸們。可是不料開鑿天池的任務過於繁重,工程完工時,七個仙女就累倒了六個,她們個個精神萎靡,疲憊至極,未累倒的那個仙女也十分焦灼,因為如果她們不能按時返回天宮就將有大禍。正在這時,從森林裡跑出—只梅花鹿,它來到仙女們面前,淚眼婆婆,猛然間只見它一頭向石坨子撞去,撞斷了犄角,口含茸血喂仙女飲喝。六個仙女得到了鹿茸的滋補,轉眼間就變得精神煥發。這故事雖是虛構,卻說明了鹿茸的奇妙威力。至今關東人仍然對鹿茸倩有獨鍾,視它為瑰寶,並作為生命的依託。

  典故二:人們都知道鹿和鶴都是神仙的寵物,一來二去跟玉帝混的很熟,鹿想要自己長生不老,就帶著禮物來找玉帝,玉帝就說了:看在你跟著我的屬下這麼多年,他們都很喜歡你,我雖然不能讓你長生不老,但我可以延長你的生命,這已經是對你最大的照顧了,你可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於是玉帝將一對龍角給了鹿。鹿從此頭上多了一對龍角。因為鹿角是可以再生的,每年長一次。人們為了得到鹿角,就只好飼養他。而其他的動物像熊膽,麝香,虎骨,羚羊角等都要殺死後才能取得。鹿有了角延長了壽命,人吃了龍角同樣可以延長生命。因為龍角的“龍”在過去犯忌諱,所以就改成鹿茸角了。

  的功效

  花鹿茸:Cornu Corvi nippon parvum 別名:黃毛茸。

  馬鹿茸:Cornu Cervi elaphi parvum 別名:青毛茸。

  [主治]腎虛、頭暈、耳聾、目暗、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軟、崩漏帶下、陰疽不斂及久病虛損等症。

  [用量] 1~5g。

  [禁忌] 服用本品宜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宜驟然大量食用,以免陽升風動,或傷陰動血。陰虛陽盛者忌用。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高,是良好的全身強壯藥。鹿茸含有比人蔘更豐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較好的保健作用。鹿茸可以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具有免疫促進劑的作用。它能增加機體對外界的防禦能力,調節體內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發生和促進創傷癒合、病體康復,從而起到強壯身體、抵抗衰老的作用。

  的鑑別

  花茸片:圓形或近圓形,切面直徑1~5cm;外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色細茸毛***有時可見燎痕或利痕***;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中部黃白色、無骨化、密佈細孔;體輕質軟富彈性***有時可見小而角質樣片即蠟片***;氣微腥、味微鹹。

  馴鹿茸片:長橢園形或長園形,切面長軸直徑 1~5cm,短軸直徑0.5~2cm;表面茸毛灰白色,稀疏、粗而長;外皮灰棕色,角質化較厚;中部白色或紅棕色,可見由外向內的骨化圈明顯,約為直徑的 1/2,中間可見蜂窩狀孔紋、稀疏、質硬、無彈性,有時透明;氣微味淡。

  理化鑑別

  分別稱取花茸、馬茸、馴鹿茸粉末各0.1g加水4mL、置水浴中加熱1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各1mL,加2%茚三酮溶液3滴、搖勻、加熱煮沸數分種觀察。花茸片、馬茸片液呈藍紫色;馴鹿茸片液呈淡藍色。 取濾液各1mL,加 10%NaOH2滴,搖勻、滴加0.5%CuSO₄溶液觀察。花茸片、馬茸片試液呈藍紫色;馴鹿茸片試液呈淡色。 結果表明花茸片在正品檢驗中呈陽性反應為正品;馴鹿茸片呈陰性反應為偽品。

  顯微鑑別

  現將花茸片、馬茸片、馴鹿茸片的茸毛顯微特徵比較如下: 中部直徑:花茸片為13~60mm;馬茸片為15~70mm;馴鹿茸片為20~80mm。鱗片排列方式:花茸片為復瓦狀多見、平行狀少見;馬茸片為平行狀、中部到基部呈網狀;馴鹿茸片為尖部多呈復瓦狀,平行狀少見。髓質形狀;花茸片為連珠狀多見、梯綸狀少見;馬茸片為梯綸狀多見,連珠狀少見;馴鹿茸片為多網狀,尖部可見連珠狀。

  1.鹿茸:真鹿茸體輕,質硬而脆,氣微腥,味鹹。通常有一或兩個分枝,外皮紅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或棕黃色細茸毛,皮茸緊貼,不易剝離。鹿茸以粗壯、挺圓,頂端豐滿,毛細柔軟,色紅黃,皮色紅棕,有油潤光澤者為佳。假鹿茸則是用動物毛皮包裹動物骨膠等仿造的。另外,假鹿茸體重,質堅韌,不易切斷,氣淡,能溶於水,溶液呈混濁狀。

  2.鹿茸片:鹿茸片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釐米左右,外皮紅棕色。鹿茸以體輕,斷面蜂窩狀,組織緻密者為佳。

  假鹿茸片也類似圓形,但厚薄不均,直徑1.5~3.5釐米,外皮呈灰褐色,毛短。切斷面棕紫色,無蜂窩狀細孔,偶有圓點。外毛皮可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