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有哪些高發的人群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過快,壓力過大,精神長期處於緊繃狀態,不少人因此出現精神分裂的症狀。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精神分裂症的相關高發人群。

  精神分裂症的高發人群

  1、有迴圈性格的人

  有時情緒格外高漲,對人格外熱情;有時愛好和熱情均煙消雲散,只有、乏味和孤獨。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性格經常交替出現,故稱為迴圈性格。

  2、比較孤僻、膽小、多疑,遇事猶豫、好思慮、拘謹、愛好貧乏等性格的人。

  3、做事執偏執性格的人

  性格頑固,倔強,做事喜歡一頭碰倒牆,敏感多疑,喜歡嫉妒或責備別人;易躁易怒,情緒不定,時好時壞,常跟別人發生摩擦,口角。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以為是,以自已為中心,不聽別人意見。

  4、疾病具備者

  首先,在對精神患者進行系統的家譜調查中發現在患者的家庭成員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很多。其次,某些高危家庭中,同卵孿生子女,一人患精神分裂症,另一人患病的機會比正凡人高出4-6倍。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體質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與體質、神經型別有很大關聯。臨床發現精神分裂症多發生於內向型、弱而不均衡型或弱型+藝術型,或瘦長型,這就是所謂的分裂性氣質。另一個導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是病前個性特徵,包括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邏輯性思維差等。這些個性特徵導致的精神分裂症人數佔精神分裂症患者總數的一半多。此外,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兒,其成年後發生精神分裂的機率比正常的明顯偏高;患有某些軀體疾病和代謝障礙也可以引起大腦功能紊亂。

  2、生理原因

  多巴胺假說,是最被廣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假說。抗精神分裂症藥物對多巴胺***DA***神經遞質的作用得以改善精神病症狀支援這一假說。

  3、精神刺激

  刺激性生活事件在疾病發生中究竟起了些什麼作用,有的學者認為刺激性生活事件觸發具備精神病患病素質者的症狀並使其出現得更為明朗,這也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4、遺傳因素

  較多的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與遺傳有關。而且血緣越親,潛在罹發率越高。根據最新統計資料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家族成員精神病的患病率為2.6%-1***%,而一般人群是0.6%。親緣關係愈近,患病率愈高;兩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結婚所生養的子女,患病率高達68.1%。

  5、環境因素

  通常在生命早期發生的一些環境因素似乎增加了患精神病的危險。這些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因素包括母體嚴重營養不良、妊娠期內的病毒感染和圍產期的腦損傷等。精神分裂症病人沒有明顯原因而緩慢起病,開始時僅見對四周事物缺乏愛好,常離群索居,沉默寡言,以後症狀日益明顯因而出現個人生活懶散、行為怪異、痴笑、暴怒等情況,而軀體方面的檢查往往是正常的。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方法

  1、 堅持服藥治療

  服藥治療是最有效的預防復發措施臨床大量統計資料表明,大多數精神分裂症的復發與自行停藥有關。堅持維持量服藥的病人複發率為 40% 。而沒堅持維持量服藥者複發率高達 80% 。因此,病人和家屬要高度重視維持治療。

  2、 及時發現復發的先兆,及時處理

  精神分裂症的復發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時發現,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一般都能防止復發,常見的復發先兆為:病人無原因出現睡眠不好、懶散、不願起床、發呆發愣、情緒不穩、無故發脾氣、煩躁易怒、胡思亂想、說話離譜,或病中的想法又露頭等。這時就應該及時就醫,調整治療病情波動時的及時處理可免於疾病的復發。

  3、 堅持定期門診複查

  一定要堅持定期到門診複查,使醫生連 續地、動態地瞭解病情,使病人經常處於精神科醫生的醫療監護之下,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量。通過複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時得到諮詢和心理治療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藥物治療中的各種困惑,這對預防精神分裂症的復發也起著重要作用。

  4、 減少誘發因素

  家屬及周圍人要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後精神狀態的薄弱性,幫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經常與病人談心,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現實生活,幫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學會對待應激事件的方法,鼓勵病人增強信心,指導病人充實生活,使病人在沒有心理壓力和精神困擾的環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