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病人有什麼日常護理方法

  精神分裂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那麼?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精神分裂病人的相關日常護理方法吧。

  精神分裂病人的日常護理方法

  1、繼續堅持服,目前認為是減少復發最有效的辦法。不要認為病好了,不需要在服,也不要認為長期服會令你腦子變壞***事實上不會***,更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大量資料表明,自行減或停止服,70%會導致復發。

  2、幫助病人保持平和的心態,克服性格上的弱點,如孤僻、急燥、意志薄弱和興趣狹窄等,學會自我調節感情,以增強抗病能力。

  3、長期服接受醫生諮詢,定期複查,根據病情調物,及時心理疏導,是預防復發的有效措施。

  4、保持和諧的家庭關係和良好的家庭氣氛,家庭成員瞭解病人的病情,並學習有關防治知識,尊重和關心病人,有利於防止復發。

  5、徹底治療,特別是首次治療儘可能聽從醫生的意見,徹底治療以防後患。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因治療不徹底,留有殘餘病狀,回家沒幾個月甚至只有二十幾天就復發。再次治療,療效不如首次治療好。

  6、社群要有一定的精神病防治機構,吸取病人蔘加工作和活動,避免歧視和增加治癒疾病的信心,可減少發病機率。

  精神分裂的常見症狀

  1、日常生活懶於自理

  心理學專家介紹,有些人愛睡懶覺,早上總是睡不醒。尤其是一些學生整天睡意朦朧,頭昏沉沉的,眼睛也總是睜不開,飯也不想吃,甚至懶得做事,懶得說話,日常生活都懶的自理。常有這樣的狀況,需警惕可能已患病,臨床上診斷為單純型精神分裂症。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就是“懶”。這是一種病態的“懶”,與大多數人偶而感覺疲勞、“懶一次”的所作所為症狀完全不同。

  此病大多始發於青少年時期,起病十分緩慢,初期常伴有頭痛、失眠、記憶減退等輕微症狀,所以往往被患者忽視而未能及時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病情發展明顯後才引起注意。

  2、行為變得孤僻、懶散

  患上精神分裂症使人的行為變得孤僻、懶散、被動。對人情感逐漸淡漠,失去對家人及親友的親近感。學習或工作效率也逐漸下降。病人的精神活動出現了異常,人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互相之間不再像正常人那樣協調,而出現了分裂、互不協調的症狀。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以對生活興趣逐漸減退為主要表現。如一些青年患者常產生輕生妄想,將一連串不愉快或遭受挫折的事連在一起,於是灰心喪氣,對人對事都不在意,採取逃避生活的態度等等。他們在生活中具體反應,就是“懶”的表現。

  除此之外,部分病人還會產生聽幻覺、視幻覺,其行為常常帶有一定的衝動性、盲目性、怪異性和不可理喻性,一般正常人難以接觸和難以與其溝通。患此病者自動緩解者較少。

  3、早期識別有效干預

  針對以生活懶散、情感淡漠、社交退縮為主的“懶人”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徐教授提醒一定要早期識別、早期干預、早期治療。

  需識別該病的早期症狀,如性格的突然變化、講話離題含糊、行為古怪、個人衛生差、突然冒出的古怪奇異想法、情感遲鈍淡漠、社交退縮等,尤其是出現“懶”被窩,“懶”做事,“懶”說話等系列“懶人”表現。提倡及時進行包括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在內的早期干預,能夠促進病人的精神康復。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療程

  1、急性期治療

  急性治療,從小劑量的藥物開始,逐漸加大劑量至有效治療量,一般來說在用藥治療的頭2周內達到有效劑量,要達到控制症狀的效果,一般需要6~8周。本期的治療目標是盡力減輕和緩解急性症狀,重建和恢復病人的社會功能。

  2、恢復期治療

  也稱為鞏固治療,本期繼續急性期治療的有效劑量,鞏固治療一般要3~6月。恢復期精神分裂症治療的目的是減少對病人的應激,降低復發可能性和增強病人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3、穩定期治療

  即維持治療。藥物維持治療的目的:預防復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或減少副作用。維持治療的劑量通常比有效劑量低,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的維持劑量可減至有效劑量的1/2左右,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除外***通常採用有效治療劑量或略低於有效劑量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