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間能吃中藥嗎吃了好不好

  不少女性為了調理自己的身體,平時都會去開幾副中藥來喝,但是如果碰到經期還能喝中藥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經期間能吃中藥嗎,歡迎閱讀。

  月經期間能吃中藥嗎

  對於女人經期能不能喝中藥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專家表示,所謂是藥三分毒,能不喝盡量不要喝。因為喝藥過後會加劇血液迴圈,會使月經出血量更大。要是喝道寒性的中藥了,則會導致血塊凝結,會加劇腹部的疼痛感,更是會讓本來要拍出來的血液出不來,不能迴圈,就堆積在體內。

  無論是什麼情況需要喝中藥,到了月經時期就暫時停用。雖然有的中藥搭配起來會有好的補充身體的營養,最好也不要在月經期間服用,中藥大多是含有大補的成分,月經期間是身體素質各方面相對虛弱的時候,是很不適合在這個時候進行大補的。對於那些刺激性強的中藥就更不能喝了。有的女性在月經期間喝中藥導致月經拖延十天還不結束,這些都是亂用藥導致的後果。

  有的朋友會在月經時候出現肚子疼痛或者小腹痛的情況,就會去找醫生開中藥,覺得中藥吃了對身體無害處,結果吃了中藥症狀就得到了緩解,其實這並不能算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用藥物強制性的緩解疼痛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藥物的強烈刺激的情況下,才是真正的損害了身體健康。

  對於中藥,可以在月經結束一週左右,可以繼續服用。如果是想要調節月經不調的情況,可以選擇在月前一個周左右喝,而月經正來的時候,是體內雌性激素的週期性的一種變化的表現,如在月經期間用藥,反而會影響正常的身理週期。嚴重的甚至會影響自己身體的激素分泌能力,所以在月經時期最好是不要服用任何藥物。

  1、有些活血通絡的藥物在經期最好不要用,比如當歸,可能會增加月經期失血量。特別是本身月經量多,屬於血熱,氣虛不能攝血的,類似紅花、三七、川芎等有活血作用的藥物要慎重,但不是不能用,有的時候即便用了,也沒有大礙,不要低估人的止血功能。更何況,有的人的月經量多,是因為血瘀引起的,這種情況要活血止血,必須先把淤血去除才能真正止血,但這是需要遵醫囑的。

  2、一些涼性的藥物,比如治療感冒和上火的中藥,一般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是涼性的,因此可能會造成宮寒,引發腹痛。服用過後也最好能自己暖一下肚子,以免引起宮寒。

  3、至於其他的補養藥,比如補中益氣丸,人蔘歸脾丸等,對月經一般不產生影響,但是,熱性特高的藥物,在月經期間要謹慎使用,最好要過了月經之後,那時候才是身體的常態。

  經期不能亂服的8種藥

  1、活血化淤的中藥

  此類藥物不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還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液流動,因此會造成月經量過多。

  2、減肥藥

  減肥藥中多含有抑制食慾的成分,如果在經期應用,可能導致月經紊亂、多尿或排尿困難,或出現心慌、焦慮等,更有甚者會出現閉經。

  3、止血藥

  止血藥如安洛血、維生素K等,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使毛細血管收縮,使用後會引起經血不暢。此外,還應慎用具有較強止血作用的中藥或中成藥。

  4、抗凝血藥

  抗凝血藥可引起月經過多,甚至大出血,經期應避免使用,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劑等。

  5、婦科感染的陰道區域性用藥

  治療陰道炎症的洗液、栓劑、泡騰片等應暫停使用。因為在月經期間,子宮黏膜充血,宮頸口鬆弛,加上陰道里有積血,非常適於細菌生長繁殖,若此時進行陰道區域性用藥,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細菌逆行侵犯子宮腔及子宮內膜。

  6、瀉藥

  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下瀉作用較劇,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故經期應該禁用;其他腸胃動力藥,也應該慎用或忌用。

  7、甲狀腺素製劑

  甲狀腺素製劑可能會造成月經紊亂,經期應該禁止服用。

  8、性激素類藥物

  女性的性激素合成及代謝平衡與月經週期密切有關,因此,不可在經期使用性激素類藥物,以免造成月經紊亂。如雄激素能導致月經減少、停經、週期不規律等,黃體酮***孕激素***能導致乳房脹痛或陰道不規則出血。

  經期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不適宜喝濃茶、咖啡:這類飲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經和心血管,以致產生月經疼痛、經期延長和經血過多等不適症狀。

  2、不宜吃生冷的蔬菜水果和冰冷的飲料:生冷的食物,會降低血液迴圈的速度,進而影響子宮的收縮及經血的排出,致經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經痛。

  3、不適宜有性生活:月經期因子宮腔內膜剝落,表面形成創傷面,如果發生性生活,容易將細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進入子宮腔內,引起子宮內的感染。

  4、不適宜吃太鹹:過鹹的食物,會使內的鹽分和水分貯留增多,在月經來前,很容易發生頭痛、情緒激動和容易生氣等症狀。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在經期最好不要服用任何藥物,以免影響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