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藥物無效的常見原因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讓大家瞭解一下具體內容,看看都有哪些吧! >

  

  原因一 未堅持長期使用控制***物

  哮喘的氣道炎症是長期存在的,無論有無哮喘症狀,都應堅持長期使用控制***物――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只有在症狀完全控制後並穩定3個月才能減量。但由於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起效緩慢,需要連續使用一週以後才起效,有些病人僅在有症狀時使用,當然不會像“急救藥”那樣,立刻緩解症狀。

  有些病人害怕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不能堅持規範用藥,一旦症狀緩解就自行停藥。這樣往往導致哮喘反覆發作,病人也誤認為吸入糖皮質激素無效。其實,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主要作用於呼吸道區域性,全身副作用很少。臨床試驗證明,長期吸入中等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是相對安全的。而如果哮喘控制不佳,急性發作時往往需要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對病人的影響可能更大。

  原因二 用藥的劑量不足

  吸入型藥物有不同的品種和不同的規格,有些藥物的小劑量規格只適合兒童使用,或病情控制很好情況下降級維持治療時使用。例如,舒利迭有3種規格,50/100為小劑量,僅適用於兒童或輕度哮喘或病情控制很好時降級維持治療時使用,如果中度以上病情的病人使用,就會感覺藥物療效不好。必可酮氣霧劑有2種規格,小劑量為每噴50微克,大劑量為每噴250微克,有些病人用小劑量必可酮,每日3次,每次1噴,劑量太少,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病人要清楚自己所用藥物的劑量,以免藥物劑量太小無效。

  原因三 吸入藥物的方法不對

  如果沒有經過專業人員指導,第一次使用吸入型藥物的病人,往往不能正確操作其吸入裝置。吸入給藥的裝置主要有:氣霧劑和乾粉吸入劑。在這些吸入給藥裝置中,雖然大多數說明書都詳細介紹了藥物使用方法,但據文獻報導,未接受過專業人員指導的患者,氣霧劑使用的正確率大約是10%~30%,乾粉吸入劑使用的正確率大約是40%~50%。

  我們看到有的病人在操作氣霧劑時,只是把噴嘴放在嘴邊一噴就算完成了,既沒有把噴嘴含在口中雙脣閉緊,也沒有緩慢深吸氣,噴出的氣霧***藥物***都散發掉了,幾乎沒有吸入呼吸道,這樣用藥自然不可能有效。在此,提醒患者在醫院就診時,除找醫生開藥以外,不要忘了詢問醫生正確的使用吸入給藥裝置的方法。

  原因四:吸入藥物沒有任何感覺

  以前,吸入藥物有明顯的異味及咽喉部刺激感。而現在新型的吸入藥物無異味,對咽喉部亦無明顯刺激,病人常誤認為沒有藥物吸入氣道或吸入藥物無效。實際上,吸入型藥物藥粉極細,吸入後直接進入氣管、支氣管,病人有可能感覺不到口中有藥物吸入,特別是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起效較慢,需要連續、規律地吸入一週後才能起效,病人更容易誤認為藥物有問題或無效,隨便放棄治療。

  因此,當你使用治療哮喘的吸入型藥物無效時,可以對照上述原因查詢一下,一旦找出原因,即可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提高治療的效果。